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左明天下> 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刀破斧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刀破斧

    第一,陕西,甘肃,固原等归属他管辖的地方,治下百姓免赋税徭役三年。



    凡有拖欠的,一概全免,不再追缴。



    第二,所有参与造反作乱的人,只要在半年之内向朝廷投降,一概赦免他的罪行,半年期限一过,定斩不饶。



    第三,官府必须大力救济贫困百姓,还要兴修水利,为恢复百姓生活,尽心尽力,凡不合格者,全部罢官免职。



    这三个命令一出,满堂哗然,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张九言的这三个命令,看法一致,



    那就是张九言是个糊涂蛋,不懂政务,乱发命令。



    “你们可有异议?如果没有,就将这三个命令全部下发,通报各州县,



    一月内,本督要治下百姓全部知晓,但有不知者,本督层层追究,你们也逃不脱监管不力之责。”



    对于官员,没有压力,你指望他们做事,那是不可能的。



    要不就威胁不给他们升迁的机会,要不就威胁拿掉他们的官职,这压力一到,他们没有不卖力的。



    不过张九言的这三个命令毕竟牵连甚广,他们别看身处高位,但是一个不好,也要跟着吃挂落。



    于是一人鼓起勇气,站出来对张九言说道:



    “大人,这三条命令有利百姓,这些下官都明白。



    但是有利百姓,却并非就有利朝廷。



    若是减免三年赋税和徭役,而且对他们拖欠的税银也一笔勾销,那试问朝廷那边如何交代?



    朝廷得不到税银,如何奉养宗室,百官,还有那数以百万计的官兵?”



    他说完,又一人站出来说道:“下官也感觉不妥,特别是赦免那些造反作乱的逆贼,



    若是真的赦免,那岂不是向他们妥协,一旦如此做,只怕以后他们造反作乱更加无所顾忌,变本加厉,引的更多人效仿。”



    “不错,请大人恕下官直言,大人这减免和赦免的方子,似乎药效太猛,



    下官以为一个不好,只怕到时非但起不了作用,还要危及朝廷的统治,下官斗胆,还请大人收回成命。”



    “请大人收回成命。”



    “请大人收回成命。”,,,



    一时间,他们一个个的都是站了出来,请求张九言把命令收回去。



    不过张九言显然是不可能照做的。



    开玩笑,这可是老子为政第一次开会,还是第一次颁布命令,



    这要是被你们给挡了回去,那威信何在?以后谁还拿自己当盘菜?



    张九言脸色沉了下来,露出严肃冷酷模样,说道:



    “本督是宣布命令,不是在这里跟你们讨论命令,你们只需要按照本督的命令行事便可,



    还是那句话,做好份内的事,天塌下来与你们无关。



    但若是谁要占着茅坑不拉屎,还给我捣乱,我可不会放过他。”



    这话说的极重,一众人等都是官场老手,万金油一般的人物,自然也是不会再去顶撞张九言,



    他们只得是一一照办。



    不过他们心里也是存了看张九言笑话的心思。



    他们心说你张九言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反正到时候你拿不出税银向朝廷交代,拿不出饷银发放大家的俸禄,倒要看看你怎么收场。



    散会,诸人散去,张九言来到桌案前,审阅公文。



    还别说,这当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之前张九言交代,说想看看陕西这几年的人口和赋税情况,桌案上就瞬间多了一堆的账册。



    这还只是陕西最近几年的情况,真要是把治下十年的情况都看一下,那估计张九言看几年都看不完。



    这时,一个俏丽的身影进来,为张九言端来了一碗参汤。



    “张郎,歇歇,喝完参汤补补神。”



    张九言见到落雁来了,露出笑容,一把将她拉入怀中。



    落雁幸福的依偎在张九言的怀里,享受着张九言的甜蜜情意,闭着眼睛,脸上露出甜蜜笑容。



    “落雁,等忙完了这阵子,我就给家里去信,给你一个名分。”



    “真的?”



    落雁听了,身子一震,从张九言的怀里坐起来,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张九言,只以为张九言是在说瞎话,骗自己。



    张九言捏了捏她的小脸,回道:“当然是真的,这种事情我哪里会骗你?



    你是我的女人,只要你一心一意跟我,我自然不会让你落个没下场。”



    落雁喜极而泣,张开手,一把紧紧抱住张九言,哭得稀里哗啦。



    张九言也是抱住她,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柔情安慰。



    ,,,,,,



    却说张九言的三个命令,在张九言的亲自监督下,很快,就是在各级衙门传播,然后张贴各处,引起了轰动。



    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热烈的讨论着张九言说的命令,



    很多人还不相信,但是这却给了他们每一个人希望。



    相信的人,自然是对未来更加抱有希望。



    不相信的人,也可以以张九言的这个命令为由,光明正大的不交赋税,不服徭役。



    那时候,倒要看看那时候官府怎么说。



    他们高兴,那些落草为寇的土匪,强盗,还有那些参加乱军造反的人,他们也是开始为自己打算起来,



    都说这新任三边总督张九言是个狠人,靠着杀鞑子的军功,一步登天。



    这样的人,可想而知,那是想干事的,也是能干事的。



    现在一连下了三道命令,可以说是在给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自己可要抓住了啊。



    此时毕竟才只是崇祯三年,大明王朝在很多地方确实是烂透了。



    但是在普通百姓看来,煌煌大明三百年,权威岂是等闲,他们对朝廷自然是畏惧的。



    以前参加土匪和乱军,那是迫不得已,



    现在有机会重新来过,朝廷还免了历年的拖欠,还有以后三年的赋税和徭役,他们当然也是希望可以从头再来。



    于是很多人开始偷偷脱离队伍,向当地的县衙自首,请求得到赦免。



    现在张九言对这方面盯的紧,各级官吏为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那也是不敢怠慢,



    所以官员们对前来自首的人,都是极其的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