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左明天下> 第六百章 时机到了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六百章 时机到了

    “大汗,汉人就是我们抢来的猪羊,若是让他们入了旗,那我们抢他们来有什么好处?”



    “不错,难不成还抢了个祖宗来不成。”



    一个个的,那些个鞑子贵族都是反对,认为汉人不配抬旗,就应该任打任杀,



    感觉如果猪羊也要认真对待,那他们的身份岂不是掉价了?



    皇太极很是气愤,怒道:“汉人何止万万,你们杀得完吗?汉人何止万万,你们抓的完吗?



    如果我们不借助汉人的力量,我们迟早有一天要被汉人杀死,他们会对我大金复仇的。”



    皇太极的话,一时间触及了众人的隐忧,毕竟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和父辈做下的那些事情,



    而汉人已经强盛了几千年,即便是再虚弱,再不堪,也有那再度强盛复兴的时刻。



    一旦汉人的强盛再度来临,这个时间点被他们遇上了,那他们就是死一百次,也不够。



    就在他们没有说话,沉默的时候,皇太极的好奴才鳌拜急匆匆进来禀报,



    “禀报汗王,明国大军异动,正在山海关集结。”



    “什么?”



    皇太极很是惊讶,一众鞑子贵族也是意外,纷纷看向那报信之人。



    皇太极忙问道:“怎么回事?说。”



    “禀汗王,明国新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张九言,突然出现在山海关,周边数省大军正在以长城为路,向山海关方向集结,



    奴才估算,明国各路赶来的大军不下二十万。而且人数还在增加。”



    “啊。”



    皇太极好些没背过气去,这赶来集结的大军就有二十万,要是再加上山海关原本就有的兵力,



    那此时岂不是说至少有三四十万明国大军在山海关!



    他们要干什么?



    一时间,鞑子个个交头接耳,如临大敌。



    由不得他们不紧张,要知道此时的张九言,那大名也是在鞑子圈子里面传扬开了,



    靠着崇祯二年在战场上斩首两千鞑子的首级,张九言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无比信任,一举成为主政数省的三边总督。



    而后短短一年时间,张九言就一举剿灭了国内乱军,把让崇祯皇帝头疼数年之久的难题解决。



    之后一年的时间,张九言一直沉寂,没有动作。



    鞑子这边见张九言没有动作,稍稍松气,以为张九言没什么志向,不会和辽东之地发生联系,



    哪知道这突然之间,张九言就从三边总督,变成了明国天下兵马大元帅,还急匆匆的突然出现在山海关。



    不但如此,他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山海关集结数十万大军,他要干什么,已经不用多说了。



    面对来势汹汹,又从来没有交过手的张九言,包括皇太极在内,所以的鞑子贵族都是心里没有底,



    不禁的,他们个个心里竟然是生出恐惧之情。



    不怪他们如此,实在是张九言的这崛起之路太过强悍,太过匪夷所思。



    面对这样的对手,试问谁能不害怕?



    “再探,本汗每一天每一刻都要得到这张九言的汇报,若有遗漏,定斩不饶。”



    “遮。”



    “汗王,这明国是要干什么?是要打我们吗?他娘的,我们八旗不打他,他却是活得不耐烦,来就来,跟他们打。”



    “对,把明国汉狗一网打尽,再把明国京都端了;”



    这些鞑子贵族尽管对张九言有些恐惧,但是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明国,



    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压着明国打,这么久下来,使得他们对战鞑子,都是建立了极大的自信,



    即便这一次的明国统帅是张九言,那也是一样。



    他们认为自己有信心打赢这一仗,尽管可能过程会有些难,但是最后一定能赢。



    这一次,他们又要发财了。



    众人之中,只有皇太极,范文程等少数几人面色严肃,凝重。



    他们看向那明国方向,仿佛现在离着几千里,也能感受到来自明国的压力,来自张九言的压力,



    这让他们很是感到心惊,不知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



    为何张九言会突然出现在山海关,而且身份又变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



    又为何张九言要突然集结大军?



    这一切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原来就在三个月前,张九言见到陕西,甘肃,固原等地经过将近两年的稳定和恢复,老百姓的生活渐渐有了着落,



    兴修水利,接济百姓,让百姓都是有了可以活下去的希望。



    乱民事件只是零星的出现,并且很快遭到当地百姓的抵制,没一会就都一一平息。



    再加之大量退伍的士兵回了老家,他们都是张九言政策的直接得利者,他们可以起到有效的监视地方的作用,



    所以在崇祯五年四月初三这一天,张九言感觉西北这边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乱民造反了,



    于是张九言向崇祯上书,说解决鞑子问题的时机已经到了,朝廷可以对辽东出兵了。



    崇祯皇帝盼这一天那是盼了两年,眼见和张九言约定的三年之期马上就要到了,崇祯皇帝都在心里打鼓。



    崇祯皇帝都在猜测张九言究竟有没有能力解决鞑子的问题。



    就在这么个时候,张九言的书信及时送到京城,



    崇祯皇帝大喜过望,当即同意张九言在信中的主张,委任张九言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征调天下兵马,全权负责剿灭鞑子的事务。



    张九言接到圣旨,通过书信,向崇祯皇帝叩谢。



    然后张九言又安排了一番,命令陕西甘肃几省的地方卫所兵时刻警惕,



    确保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乱军事件,可以及时赶到,绝不给乱军发展壮大的可能。



    一旦哪里出现情况失控,上至巡抚和总兵,下至县令和百户,全部都要问罪下狱,绝不姑息。



    张九言的办事作风大家都是知道的,那是说到做到,就连宗室亲王也说抓就抓。



    张九言强势如此,他们这些小米小虾,谁敢不上心?



    所以他们一个个的都是紧张戒备,那些地方上的千户们,县尊们,他们生怕官职富贵不保,一个个的都是到处巡视,生怕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