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主公我不想加班> 第七十二章 雷雨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七十二章 雷雨

    在赵云走后不久,黑山军的大部队便到了井陉关前。



    潘硕跟张燕报告了这件事情,张燕并没有放在心上。



    应该只是一个过路的。



    他黑山军要卡的是商队。



    如果那个小将的实力真的很强,而没有和黑山军作对的表现,那张燕不介意放他过井陉关。



    结个善缘。



    现在黑山军能够团结的所有力量,张燕都不想放过。



    因为他很清楚如今黑山军的处境,寻找出路,是他一直在做的。



    大军压阵,井陉关的军士们也从赵云造成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开始严阵以待,做好守关准备,虽然他们也明白如果黑山在大军真的攻关门。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井陉关是守不住的。



    是的。



    他们清楚地知道所谓的援军并不存在。



    上党虽然相对来说是并州情况最好的郡府,当然,现在太原的实力如何他们并不清楚。



    至少在之前上党是并州情况最好的郡府,但是上党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应对黑山军。



    说来倒也可悲得很。



    上党一郡之地,士卒满打满算加起来都没有黑山军一半多。



    拿头来打?



    所以黑山军浩荡之势抵达井陉关,上党也只能装作不见,形式化地调兵遣将一波。



    至于部队到不到井陉关走一遭,那还得再说。



    反正上党郡府是把这井陉关半送给黑山军了。



    也就还有这些守卒在维持着明面的所有权而已。



    说难听点,他们都是弃子而已。



    弃子也有弃子的想法啊。



    井陉关,陪了他们这么多年了,习惯了。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大不了死在井陉关上,他们并不害怕黑山军,他们只是谨慎而已。



    好在张燕也明白上党郡的态度,对于井陉关并没有非要占住那个城关不可。



    他选择直接堵死了除了并州来的其他路,并且重新设立关卡,直接在此处依靠兵力得到话语权。



    在井陉关这条冀州到并州的捷径,现在就只有他能说得算。



    “准备的不错。”



    张燕很自然地拍了拍潘硕的肩膀,像个上了年龄的老大哥一般。



    有些受宠若惊,潘硕认真自信的态度一点都不像是刚刚被人虐过的。



    少说,张燕也是和潘凤一档的,至少潘硕是这么认为的。



    刚刚那个完虐自己的少年,估计只有眼前的大统领能够一战。



    “谢谢大统领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张燕笑了笑,看来自己的亲和力还是挺不错的,随后便进了军帐。



    要开始部署从井陉关东入冀州的那些郡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道路。



    应该如何划分黑山军中各个山寨的范围和利益。



    唉,果然这种复合集合体的大统领,真不好当。



    如果是义父还在的时候,他会怎么安排?怎么处理?



    如果是师傅在在的时候,他会怎么安排?怎么处理?



    张燕思考着之前的黑山军和黄巾军的模式。



    似乎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如何是好?



    他皱着眉头在军帐中思考着。



    呼。



    过了良久,张燕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却听闻军帐外有淋漓雨声。



    不由有些错愕。



    自己思考了多久,外面已经下起雨来了。



    走出了自己的军帐,什么都没有带。



    天地一瞬滂沱。



    雨水从天上落下,坠入人间。



    带来的是寒意。



    解了冬,这雨算是春雨,可是却一点都没有暖意。



    雨水冲刷着张燕。



    他茫然地看着这片世间的水帘。



    “轰隆!”



    不仅只有雨,还有伴随而来的雷声。



    无论是井陉关上的守卒,还是黑山军营地中的士卒们,都在各处避雨。



    只有张燕一个人似乎是失了魂一般,独自在泥泞中行走着。



    雨滴打在他的身上,他若无感知,一步一步慢慢地挪动,朝着山外地那道雷光慢慢走去。



    视线也凝固在那震撼人心的天地之景。



    万里密云,墨染舒卷。



    雷光如龙,隐没翻腾。



    淋漓大雨连接了天与地。



    似乎这世间是一片无尽**。



    所有人都在这**中游荡,在这无尽之海寻找着能够让自己上岸的栖息之所。



    原来是这样的吗?



    张燕眼神中只剩下迷茫。



    这世间的人都只是在挣扎着活着而已。



    师父,您会如何选择?



    那道雷光在张燕心中,便是张角的化身,他希望他能够给他答案。



    但是他得到的是一阵连绵不绝的雷声。



    似乎是无边的绝望和悲愤控诉,却又百般无奈。



    师父......



    义父......



    如今的自己,似乎同时继承了他们的意志和责任,可是自己的强大,都是伪装。



    他多想有人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



    他多想有人来告诉自己,黑山军应该如何能够护佑一方水土,护佑一方百姓,护佑他们所认定的道理?



    自己还是要孤身一人吗?



    张燕在雨中慢慢地蹲了下来。



    这山谷间的风,迎面吹着。



    挟带着雨砸在自己的面上。



    宁儿师妹......



    张燕垂着头。



    摇了摇头。



    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保护欲而已吧?



    张燕苦笑着。



    现在的自己谈何资格去渴望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现实给予自己的任务,生活给予自己的压力。



    都让自己没有资格去想那些。



    他的脸庞布满了水痕。



    只是不知道那尽是雨水还是有些许眼泪?



    山间的风渐渐地大了,吹在张燕的身上,冰凉刺骨的触感,让他的意识越发的清明。



    也愈发地明白现实,自己只能选择接受吧?



    缓缓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迎着风和雨,张燕张开了自己的臂膀,去拥抱这个泥泞的世界。



    数百里之外的灵寿,同样被风雨所笼罩。



    一道清瘦娇俏的身影,站在庭院内,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这世间的风雨。



    这雨幕让她想起了那时。



    那个自己从广宗城出逃的时候。



    一路从广宗到灵寿,她是在风雨中前行的。



    那无尽的大雨笼罩了冀州,也掩盖了所有她的痕迹。



    她一度觉得那是父亲在庇护她,哪怕他已经献祭了自己。



    所以每到雷雨震天之时,张宁总是会在庭院中看着这片天地,寻找那躲在云中的雷光。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轻声地唱着。



    张宁独自站在这屋檐下,看着外面的雷雨,口中唱着自己有感而发的诗歌。



    她不敢说,不明讲。



    在这个时候,黄巾的影响还没有从世人心中消除时,她的身份一旦暴露。



    她将无处可逃,也无处可去。



    或许只有悄悄的,悠悠的歌声,能够寄托她的心,寄托她思念父亲的那颗心。



    把这不能说的轻轻唱。



    收拢了自己的发丝,张宁的剪水双瞳暗淡了些许。



    无由的。



    庭院中卷起了一阵风。



    吹动了张宁的裙摆,吹动了她飘散的发丝。



    默默地低下了头,张宁转身进了屋子。



    那阵风,似乎是将她吹走了。



    吹得极远。



    另一个拥抱着风雨的人,逐渐露出了微笑,他觉得不再去想。



    “大统领,给您披上。”



    潘硕取来了一件大氅,要给张燕披上,却被张燕推开。



    “没事,我不冷。”



    “回去吧。”



    回身走向了自己的军帐,张燕只留下了背影。



    很突然。



    潘硕觉得这道背影。



    似乎有些孤寂,有些凄凉,不像是那号令百万黑山军的大统领会有的感觉。



    这天地间,还有谁懂?



    一人不敢思,一人从未思。



    被这风吹散的人,说他爱得不深。



    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



    .........................................



    “这雨来得好生急。”



    那白袍白马的小将一骑长驱,从太行山脉中奔出。



    马蹄踏在新落的雨水中。



    踏出了一洼一洼的浅滩。



    溅起的泥水附在照夜玉狮子的马腿上,抖落不下。



    在这风雨中,赵云的白袍亦然被浸湿。



    不过他倒是不怎么在意的。



    这一路奔波千里,他遇到了许多次雨天。



    只不过这次的雷雨天来得太急,连让自己找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不过已经快到灵寿了,也不需要休息,直奔张宁的庄园便可。



    收着长枪。



    白色的衣袍浸湿,贴合在身上,让他健硕的身材随着白马的起伏而晃动。



    风雨打在他的脸上。



    他没有闭合上眼睛。



    而是直挺挺着冒着风雨,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奔驰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一路裹挟着风雨闪电雷鸣。



    一直到赵云抵达了灵寿城外的庄园前时。



    天色才有所好转。



    雷雨已停。



    从马背上翻身而下的赵云偶然地瞥见了自己身后。



    那刚刚被倾盆大雨冲刷过的苍茫青空。



    如今已经悬挂起了一道彩虹。



    莫名的。



    他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也愉悦了不少。



    不知是见了这世间美景,还是因为妹妹的身体快要有所好转了?



    “姑娘?”



    到门前敲了敲门,赵云等待着见到张宁和赵雨。



    “咿呀。”



    大门缓缓打开,还是当初庄园内的大汉。



    “你回来了?”



    这大汉和气地和赵云打了个招呼,让赵云牵着马进了庄园。



    “主人在厅里等你,已经等了许久时日了。”



    “我带你去换身干净衣服吧。”



    和上次的路数一样吧。



    点了点头,赵云安置好照夜玉狮子,按照上次的流程再走了一遍,才在厅中见到了张宁。



    白色长裙。



    白色长袍。



    意料之外的,两人穿着同色的衣裳,赵云见到张宁的时候。



    也错愕了一刹那。



    无它。



    这身着白衣的姑娘,实在是美极了。



    零碎的发丝散落在鬓角,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观感,如同凡尘谪仙一般。



    而她眼眸中难以解开的愁思。



    让人心生爱怜。



    赵云并不知道张宁遇到了什么,但是很突然的,他心中有了想要跟张宁分享这次自己在太原的见闻。



    似乎有着什么声音在告诉着他。



    张宁应该会对那里的情况感兴趣。



    “公子此行可顺利?”



    抬头跟赵云见了一礼,张宁缓解了自己的情绪,从刚刚的悼念中恢复过来。



    见到赵云这身白衣。



    与初见时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张宁的亮眸有些许闪烁。



    眼前这个和自己一般大的少年。



    虽然容貌只能算得方正英气。



    但却有一种让人挪不开眼的魔力。



    那种气质,那种可靠,那种吸引自己的感觉。



    让她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



    “辗转千里,最终在太原找到了颍川书院的教授,也知道了方法情况。”



    赵云先将陈琛告诉的自己的方法和问题和张宁详细地说明了。



    “这样的吗?”



    呢喃了一句。



    赵雨在张宁这里呆了日子不算长也不算短。



    有张宁帮忙温养,赵雨也有醒来几回,也和张宁有着不少的交流。



    这个小姑娘乖巧得让人心疼。



    温顺,内敛,柔和,让人的怜惜之意抑制不住地释放。



    这么一个讨人怜的姑娘。



    竟然是这种命运。



    张宁的心情都有些压抑。



    “只有十年吗?”



    有些不甘地开口问道。



    “还有希望,但是也只有这个方法能让她等到真正的希望之时吧?”



    垂着头,赵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宁。



    “嗯。”



    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



    赵云并没有错。



    “话说太原......”



    “这次去太原......”



    沉默了一阵,气氛有些尴尬,两人却又同时开口,说的也是同一个话题。



    异口同声带来的是两人突然噤声,收住了要说的话。



    可又是同时。



    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意味。



    说不清,道不明。



    赵云这个铁直男,也难得的有些...害羞?



    “你先问吧。”



    打破尴尬这种事,最终还是赵云做了。



    “话说,太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张宁有听说过太原的一些消息,心中也有些好奇这个跟自己的认知中不太一样的地方。



    她从那些消息中得到的信息。



    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这太原的状态,似乎是有些像自己父亲所想要创造的状态,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太原。”



    “从南面进了太原,我发现太原似乎军民之情甚好,军伍活跃在田间路旁。”



    “训练的士卒们路过闹市田地时,都会有百姓停下手中的事情,与他们打招呼。”



    “似乎给我一种,他们都是家人亲友的感觉。”



    “太原郡内的县乡,有着分配下来的属于各处的学堂和医馆。”



    “我看来虽然如今都要简陋一些,可却有百姓告诉我,他们的日子在一天一天的变好,在一天一天的改善。”



    “他们不用再担惊受怕。”



    “他们也不会害怕自己的努力被人所无理夺走。”



    赵云思索了一番。



    “在晋阳城中还有许多大字悬挂。”



    “以教育为本,以军民为根。”



    将自己这次在太原的见闻分享给张宁,赵云一个平时话并不算多的大男孩,滔滔不绝。



    而张宁也支楞着胳膊,认真仔细地听着赵云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