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帝国太师> 第1章 车队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章 车队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上旬,一支庞大的车队自北平-保定-顺德(今邢台市,东临山东)的这一路上,皆是风餐露宿地赶路。

    这可把车队中的官小姐们,折腾得够呛。

    负责护卫车队的,是一个年轻的指挥佥事。

    自北平,这指挥佥事就将千人马队分为五队,且五队各行其路。

    两队有两支马队,皆为两百人,以左右两向去探路。年轻的指挥将这两支马队称之为左哨、右哨。

    又将四百人分到车队两边,两侧也各两百人。指挥将这两队骑兵称之为左掖、右掖。

    剩下的四百人护卫,是女眷们唯一能经常看到的护卫们。那指挥将此称之为中军。

    官小姐们既不能理解马队,为何一直要在人烟稀少的野外,如此辛苦地赶路;而不去人多的城镇,安逸地赶路。

    她们更不能理解指挥,为何要将一千二百人分为五队,她们觉得这明显是费力不讨好。

    官小姐们心中虽气愤,但却不敢去质问指挥为何要如此。

    不仅是因为她们觉得这“鹰视狼顾”的指挥,浑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杀气。

    她们还知道,此人凭着在大漠的全胜战绩,已成为大明最为闪亮的年轻将星。

    而且她们也知此人,更是北平行都司最高长官——燕王的头号爱将。

    就连北平行都司指挥使陈亨的幼子——陈懋,也甘心充当他的左掖队长。她们又能拿这蒸不烂、煮不熟的指挥,怎么样?

    所以她们当下既有些怕他,也知道将来无法报复他。就只能将此次去京师,当成一次不幸的旅程,而逆来顺受者。

    她们此刻的最大心愿,就是早日抵达京师应天,及早摆脱这个噩梦。

    在她们心中,自然更将这个指挥佥事,当成顶级可恨之人。有些官小姐甚至在心中诅咒:“怪不得年龄到了二十,却没有婚配。真是天生的天煞孤星”。

    这天白日,刚赶路没多久。蔚州卫指挥佥事李远之妹李丽质,在车内听到外面起了北风。

    北风越来越凌冽之际,李丽质乘坐的马车首次在白天,因非故障原因而停下。

    大约等了一个时辰,李丽质与她的贴身丫鬟听到车外充做马夫的家丁唤道:“小姐,指挥说暴雪将至,今天就在野外露营,待暴雪过后再走”。

    李丽质在家时就受了凉,这几天一路颠簸且吃住在马车上,让她身子更加不适。所以她不得不借助丫鬟搀扶,才勉强下了马车。

    车外凌冽的寒风,即刻便让下车的李丽质不由地牙打颤,浑身发冷。

    感受到小姐浑身打战,一直搀扶着李丽质的丫鬟关心地道:“小姐,扎营处就在前面不远。我们进去后,我便去熬姜汤”。

    李丽质费力地抬起头,看到约百米处有个高低不平的依山的开阔地,已经扎好大约百来个红色营帐。

    李丽质正想点头,却不料,一精骑领着两匹战马在她们身边呼啸而过。

    额头惊出冷汗的李丽质,半响,才对也被吓住的丫鬟虚弱地道:“我们先去歇息之处”。

    丫鬟这才回过神,双目含泪地说:“这指挥不是领着燕王的中护卫吗?就他们这些的德行,是怎么做护卫的”?

    李丽质被丫鬟这话,惊得立即看了看四周。

    见只有自己的家丁与丫鬟,李丽质才小声地说:“慎言”。

    丫鬟想起燕王在北境一言堂的作风;想到不从燕王之人,全家皆有被锦衣卫、按察司衙门特殊“照顾”之事;而自己刚才居然在贬损这位极为护短的燕王,最得意的中护卫,立即噤若寒蝉起来。

    李丽质一行人,快走到营帐之前,一个瘦小却精悍的军士快速地走到她们面前。

    军士先是看了会李丽质,愣了愣。

    半响才回过神来的军士,掏出一个令牌,递给李家家丁。军士硬邦邦地说:“保管好,将不定时核实”。

    见李家家丁接住令牌,军士生硬地向李丽质一笑,道:“跟我来”。

    跟着放缓脚步的军士,李丽质见军士边走边道:“女眷住营帐。你们两个一人在帐外守卫,另一人进供军士休息的营帐歇息。三个时辰后,入账歇息者与守卫者换班。”

    “非敌袭、走水(起火),不通报大营,而擅入女眷营帐者,就是违反军令。立斩”。军士走到帐前,最后道。

    将官系统中的家丁,本就是军中百战老兵。

    他们这些日子看到这些燕王中卫,吃睡皆在马上,却能一直保持着极佳的精神状态。

    仅凭这点,老兵们就不难分析出这些悍卒,个个都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至少他们就做不到这点。

    军中向来强者为尊。所以家丁的应诺声,才会在李丽质的耳中显得心悦诚服吧。

    李丽质与丫鬟等家丁们将生活用品放入营帐内,向军士欠身行礼后,便走进营帐。

    一入帐内,李丽质与丫鬟除了耳中有帐外的风啸外,在帐内的她们,就再也感受不到风的存在了。

    丫鬟不由地赞叹道:“他们这么快扎好营,且扎得这么好。看来还真有几分本事”。

    李丽质笑着点了点头。看着看着,她发现帐篷内这大约十平方的空间,除了两张行军床是原本就有的,其余皆是刚才家丁从车上搬过来的。

    丫鬟似乎又发现了什么,她诧异地道:“小姐,虽然我们在外面看这扎营之处高低不平,但我们帐内却全是平地”。

    李丽质仔细一观,见果然如丫鬟红儿所言,她并道:“红儿,应该是我们运气好。正好挑了是平地的营帐”。

    李丽质说完,红儿就已从包袱中取出一件白貂大衣,再给小姐穿上后,红儿道:“也是”。

    替小姐在行军床铺好,红儿又道:“这么短的时间,在这高低不平之处,选一百零七个这么大的平地扎营。确实很难”。

    在行军床已经躺下的李丽质,虚弱地嗯了一声。

    见此,红儿不再说话。开始一心一意地为小姐之后的姜汤,而轻轻地在箱子中寻找各种工具来。

    营帐外,一个与所有军士穿着一样,即头戴飞碟帽,身穿红色棉甲的年轻男子,正在发号施令。

    由于令行禁止,马队的马车、军士的马匹很快就被军士挪移到相应的位置。

    见此,年轻男子看向来交令的四个百户,随即他示意传令兵将他刚刚做好的地图,分别给四位百户。

    年轻男子对正在看地图的四个百户,道:“你们按地图上的标识,使五十名兵卒一一就位。”

    “另外五十名兵卒,吃好即去帐内睡觉。三个时辰后,再与当值的袍泽互调”。年轻男子接着令道。

    “属下遵令”,四个百户齐声应诺。

    很快,这地方就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军营。

    这让十五位官小姐们的家丁,皆不禁啧啧称奇。因为这张指挥甚至没有让军士,挖地堑。

    他只是利用地形以及马车、马匹、军士的站位,就使这军营的防御能力远胜那种军士去挖堑沟诸如此类的工事,消耗大量兵力而形成的常规军营。

    傍晚时的暴雪来临,让之前就看到令行禁止的家丁们,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懂天时、地理、人和。

    “怪不得知兵的燕王,如此器重他”。北平行都司将官们的家丁们在心中,都有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