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帝国太师> 第50章 负责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50章 负责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八月二十四日,兴和迎来了第一场雪。

    傍晚,兴和卫指挥衙门后院,已胖了不少的张辅正在看燕王刚到的信。

    信有四个指令。

    其一,先分出五千六百人军士,待北平军匠、民夫来到兴和,并一起前往开平,设卫。燕王在信中虽赋予王友开平的领兵权、赋予李贤开平的统兵权、但开平卫听命于张辅。

    其二,洪武二十四年的人口统计,为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三千三百零五人。近年来帝国征战牺牲的人数、将贪官灭门造成的人口损耗,比不上婴儿的出生率。

    诺大的帝国,已出现不少无人村。因此以后出征,打两千人部落,生俘一千以上,所获的缴获全归军士。生俘的儿童、能生育的妇女,军士获一个首级功;生擒能战的青壮,按之前所说奖赏。

    其三,下个月中旬,焦玉将会与一批火器一起抵达兴和。燕王令张辅在焦玉呆在兴和的一个月里,根据实际的现场操练,与焦玉一起将火器改造得更利于实战。而且之后的出征,必须带着火器兵。

    其四,让军中家眷那些有孕的女子、无所事事的军官夫人,即刻回北平。世子的册封典礼、大婚都将在京师举行,让这些军官夫人回来帮忙。

    对于燕王的命令,张辅从来就是立即执行。所以将信看完,将其焚烧后,张辅就对屋内的李丽质微笑地道:“燕王令孕妇与军官夫人回北平”。

    李丽质虽不舍得离开张辅,但郡主的婚礼已近在咫尺,再加上燕王此刻让她回去,李丽质也只能点头答应了。

    张辅笑着说:“世子的册封典礼与大婚,将改在京师举行。燕王让兴和的军官夫人前去帮忙,丽质得照顾好她们在京师的起居”。

    “那我让她们与嫂子一起住在皇上赐我们的宅子中”?李丽质柔声地问道。

    “这个无需问我,丽质自己做主就行”。张辅大笑地回道。

    这话刚刚说完,张辅想起了母亲,他只得改口地道:“尽量将她们安排在一进的院落中,其他三进的院落由母亲来安排吧”?

    “我估计雨婷将会在咱家京师的宅子,出嫁”。张辅补充道。

    本来李丽质心中有些扫兴,但听到张辅说雨婷可能会在京师的宅子出嫁,认为能还一个人情的她,立即高兴地说道:“在京师,我可以托嫂子,请她给我们这些兴和的妇人,安排住宅。府邸,就让雨婷用吧”?

    张辅微微一愣,脸上带着苦笑地说:“丽质是一番好意。但丽质这番好意,皇上未必能理解。御赐给我们的宅子,丽质不去住,丽质认为皇上心中会怎么想”?

    见到妻子一惊,张辅笑着说:“丽质回北平后,就对母亲说:‘儿媳接到陛下的谕旨,京师府邸的钥匙由儿媳保管。保管钥匙这事,儿媳能做好。但京师府邸如何安排,儿媳惟母亲之命是从”。

    与张辅一起呆上这么久,即便平时胆小之人,也会变得胆大。

    因此称不上胆小的李丽质,立即就从险些违抗旨意的惊恐中走出来。

    李丽质笑着说:“若是妈问我,怎么不将皇上让我保管钥匙的旨意告诉她。我就说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担心若被陛下知道,会对家里有不利”。

    皇上何种性子?母亲自然知道。因此看到妻子如此说,张辅不由地笑道:“丽质倒是越来越会做张家媳妇了”。

    说完,张辅并起身准备去抱妻子。

    李丽质见此,娇笑地躲过丈夫这抱,她笑着说:“我得先去跟帖木伦姐姐等人,去商量这事。雨婷帮了咱们,我想明天就走”。

    张辅点了下头,对丽质道:“那我先去找刘才、王友、李贤议事”。

    三人被传之时,还在吃饭。所以王友来到指挥衙门,已是半醉。

    当李贤听到张辅令他们带五千六百人去开平,就知道朝廷这是在重设开平卫了。正常的一个卫,就是五千六百人。

    看到张辅看向自己,刘才为难地道:“在兴和懂得防御工事的兴和卫,只有两千人。最多抽调一千去开平”。

    见到张辅看向自己,李贤虽认为只带一千懂得防御工事的士兵去开平极为棘手,但军功的大小与否从来就是与困难的大小成正比。

    不难的话,军功岂不是唾手可得?李贤不是那种喜欢幻想天上会掉馅饼之人。

    看到李贤应诺,张辅对打着酒嗝的王友令道:“这次去开平,燕王授你开平的领兵权,授李贤开平的统兵权。咱们这帮人,也就你是个百户了。再胡闹的话,后面之人的官职也会高过你,你想想到时你有何面目”?

    被张辅刺到痛处,王友虽恼火,但他能明白张辅这是为他好,他小声地答道:“前不久,我与渠氏与哥哥嫂嫂一起,办了一场草原上的婚礼。哥哥放心,我不会再将功抵过”。

    说实在话,张辅不认为王友能改掉他那骄纵的性子。但王友能这么说,总是好事。张辅也只得点头。

    看了看刘才、王友、李贤,张辅接着说:“待北平军匠、民夫来到兴和,王友、李贤并率兵一起前往开平”。

    听到王友、李贤应诺,张辅正准备挥手让大家散去之时,李贤上前说道:“我准备去信于父亲,请父亲将家中家丁全派至开平”?

    “好啊。路上的费用,全部报销。家丁不算在五千六百人内,家丁在军中与军士同等待遇”。张辅大笑地道。

    李贤之父李彬,是平生未尝一败的颖国公傅有德的得力部下。张辅自然明白李家家丁的战术素养,这些人是毫无疑问的精锐。

    见李贤此刻有些欲言又止,张辅让刘才、王友下去喝酒后,并对李贤笑着说:“有什么难处,说吧”?

    李贤犹疑了会,一脸果断地道:“这些家丁原是颖国公的亲兵,陛下赐颖国公自尽后,我老父亲收留了他们”。

    张辅并不奇怪李贤所说,因为在张辅看来,颖国公自尽后,颖国公亲兵投靠曾经的战友李彬是很自然之事。张辅只是搞不清李贤为什么将这军中常见之事,对他公示出来。

    见张辅脸上只是有些诧异,李贤知道张辅并不介意颖国公的亲兵来开平。但李贤不是想知道张辅是否介意颖国公的亲兵来开平。但凡想有所作为的将领,哪个会去拒绝这种百战之兵?

    李贤又道:“这些老兵之前擅自脱离军籍,这次来开平,若是无名无姓,他们将无法兑现军功”。

    张辅“哦”了一声,连忙道:“之前不曾处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没想到军功无法兑现之事”。

    想了会,张辅沉声地说:“你可以去信叔父中表示,军功兑现这事,没问题”。

    看到李贤如释重负,张辅又道:“你可以去信世子,将这情况告知世子,请求他的帮忙”。

    发现李贤皱起眉头,张辅淡淡地说:“若是世子不置可否,我立即向殿下来担保这些老兵”。

    听到张辅后面这一承诺,李贤又重新考量张辅之前为何去他去信于世子。

    官宦家庭的李贤很快就明白,张辅让他求助于世子,就是让自己投效世子。因为世子一旦帮忙,李贤就欠了世子的人情。之后李贤也自然就成了世子的人。

    等李贤一会,张辅笑着说:“不想告诉世子的话,我明天直接去信于殿下,为这些老兵担保”。

    李贤连忙道:“我愿意去求助世子”。看到张辅一脸的笑,李贤接着又道:“谢谢”。

    张辅知道李贤这谢,也包含着自己将他引荐给世子。张辅笑着说:“既在一起并肩作战,就是一家人。何须言谢”?

    看到李贤脸上虽然浮起笑容,但眉宇之间仍有郁色。张辅猜到李贤应该是因为颖国公的死。

    为了不让颖国公的死,成为李贤或颖国公其他部下的心结。张辅主动地问道:“之前陛下立殿下为太子之事,是不是给皇上当近侍的傅让,泄露出来的”?

    李贤心中一惊,半天才道:“是三哥傅让,无意中说出来的”。

    张辅又问:“你说陛下让傅让知道他想立殿下为太子之事,是不是只想让傅让将此事,去告诉当时在辅佐燕王的颖国公”?

    李贤愣了一会,才点头表示同意。

    张辅又道:“平甘肃、定四川、取贵州、下云南的颖国公,能与我父亲形成一种均衡之势,你同意吧”?

    李贤想了很久,不得不点头同意,他问道:“那陛下为什么让颖国公之女嫁给晋王的世子”?

    张辅认真地说:“你觉得若是在颖国公与我父亲形成均衡之势后,燕王登基会不会对屡次刁难他的晋王以及晋王世子下手”?

    听到张辅说出如此犯忌讳的话,李贤内心生出一股暖意,他答道:“殿下绝不会因过去的私恨,而破环陛下为他安排的均衡之势。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道理,连我都明白”。

    听到李贤说出同样犯忌讳的话,张辅心中松了口气后,又道:“你觉得颖国公三公子,将陛下有意立燕王为太子之事泄露出来,是不是背叛了陛下”?

    见李贤半天说不出话来,张辅又道:“若颖国公当时处死犯下大罪的傅让。颖国公一家不但会活得好好的,今日世子要娶的女子,更可能是傅家的女子”。

    “人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张辅叹息地道。

    看到此刻的李贤虽然戚戚然,但眉宇之间的郁色却已消失,张辅对李贤道:“咱们与刘才、王友一起喝酒去”。

    这顿酒,李贤喝得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