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帝国太师> 第73章 原因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73章 原因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针对山西行都司的改编,有惊无险。

    至于漠西与漠北,根据斥候的消息:现任蒙古大汗孛儿只斤·额勒伯克在瓦剌首领,即浩海太师的支持下,不仅杀死了意图篡位的同母胞弟,而且霸占了美貌的弟媳豁阿哈屯。

    但浩海太师低估了豁阿哈屯。

    得到额勒伯克宠爱的她,为了替前夫报仇,豁阿哈屯经常给额勒伯克吹枕头风。使得本来就渐渐认为浩海,有些尾大不掉的额勒伯克,更加猜忌浩海了。

    得知漠西与漠北,此时已陷入内斗之中,燕王认为北元此时既无暇,亦无力南下……

    将这些消息与自己的判断,快捷传到京师后,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燕王正准备带着朱高炽、张玉回北平府之时,他收到了这个月父皇给他的第二道圣旨。

    圣旨云:“海内此时虽然无事,但居安思危还是要的。在天象示变之时,怎能不防北元不会卷土重来呢?”

    “朕虽然令在广西平叛有功的杨文总北平行都司,令郭英镇守辽东。但与此同时,朕也已交代了他们,要听你节制”。

    “在朕这些儿子当中,你是懂军政的;更何况现在秦王、晋王已薨,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宗室之长,攘外安内之事舍你其谁?今日让你统北地总兵权,安抚黎民以答谢上苍之任朕就交给你了,须怀敬慎之心,不可懈怠”。

    用杨文、郭英来掺沙子,燕王理解。他知道即便自己是父皇最爱的儿子,父皇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把军权交给自己。

    让燕王郁郁不平的是,为什么在自己做了这么多后,天象仍然还在示变?

    天象示变的源头,究竟在哪?燕王少有地感到疑惑。

    “难道会是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待一直在西域侦察情报的亦剌思,明后两天赶到开平后,并一清二楚了“。燕王在心中想到。

    为了有备无患,燕王决定让世子与张玉率马步各两万先回北平镇守。他让世子、张玉回到北平立即去给千户及以上的各行都司军官,按官品的不同去准备宅院。当然会有新来后到的规矩……

    令宋晟立即回甘肃镇守……

    最后燕王又决定将剩下北平、陕西、山西两大行都司的精锐一分为二,骑兵由自己在开平操练;步兵由张辅融入到五军营,回兴和去操练。

    因此在闰五月初一的早上,张辅便率着五军营返回兴和。

    在太阳的暴晒之下,这阵子很少睡觉的张辅,此时亦如多数军士一样打着瞌睡。

    这时,张辅听到马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回头一看,见是赛哈智,心中一惊的张辅顿时瞌睡全消。

    赛哈智一反平时的谨慎,他显得有些兴奋地停下来的张辅说:“都司刚走,宫里的太监就持符节来到开平。”

    “陛下召殿下去京师”。赛哈智不无激动地接着道。

    看到己方的情报头子如此兴奋,张辅心中有想会不会是陛下有意立殿下为太子。

    但此时正在军中,再加上张辅一直认为军中主帅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之人,所以他只是淡淡地问道:“你追上来,就是跟我说这个”?

    “殿下令都司回开平镇守”。看到围过来的王友等人,赛哈智回道。

    “传我将令,全军转向回开平”。张辅立即对身边的传令兵道。

    喜出望外的燕王,此时已带着从西域回来的亦剌思,在赶往京师的路上。

    将陕西行都司与山西行都司的精锐融入到五军营,对张辅来说相当容易。

    这些军人之前就听过张辅破敌之功,而且张辅一看就是那种鹰视狼顾的狠角色,再看到北平都司之人对张辅服服帖帖之后,他们哪里敢去轻易造次。

    而且五军营虽然有着新来后到的规矩,但在军功奖赏却是一视同仁。

    但这些来自陕西、山西行都司的精锐,之所以这么快会对张辅心服口服?在于这些人很快发现张辅行军布阵的能力,远超自己所见的任何一个将领。

    这些平日牛逼哄哄之人,遇到那种花架子,确实会万事不配合;但遇到真有本事之人,他们就能因心中对其的佩服,而事事配合。

    当然这也与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军事天才,是燕王的心腹爱将有关。这些丘八别的道理可能不知道,但“天子宁有种乎?惟兵强马壮而已”的道理,他们肯定明白。他们清楚燕王此时已经是兵强马壮了……

    当时接圣旨的时候,燕王正在听刚回来的亦剌思的汇报。

    从亦剌思口中得知西察合台汗国近期不可能大举进犯后,燕王又见亦剌思还有话说,便带着他一起进京。

    在船上听到亦剌思说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正南攻德里苏丹国(印度),燕王则开始变得心事重重起来。

    若燕王他此时在西北,他立即就会提兵去救德里苏丹国。燕王早就认为这个西灭伊尔汗国,东破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将来定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只要认为能打击到帖木儿,燕王将会毫不犹豫。

    更何况西察合台汗国本来就与大明的拉达克(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若帖木儿攻破与大明接壤的德里苏丹国,对大明绝非好事。

    又想到阿鲁台是伊尔汗国之人,回过神来的燕王向亦剌思问道:“你在西域,可有打听到阿鲁台什么消息?”

    亦剌思回道:“听漠西的一个瓦剌部落首领说,阿鲁台最近与元太宗窝阔台后裔,一个叫鬼力赤之人正打得火热”。

    见燕王在沉思,亦剌思并安静等着。

    良久,燕王又问道:“那瓦剌首领,可还有说鞑靼其他事情”?

    亦剌思恭敬地道:“他还说,额勒伯克大汗看上了他同母胞弟的妻子豁阿哈屯。”

    见燕王兴趣不大,猜到自己的同行赛哈智肯定将更详细且经过验证的消息,汇报于燕王后,工作重点在西域的亦剌思,便没有再接着往下说。

    见燕王再此陷入沉思,亦剌思只得再此安静地等待。

    在等待中,对大明地图极为熟知、又有些无聊的亦剌思,便默算着船此刻到了何处。

    就在亦剌思推算到他们,此时应该在淮安之时,亦剌思听到亲兵在舱外禀报:“启禀殿下,驸马都尉梅殷带着圣旨,请求登船”。

    燕王皱了下眉头,小声地道:“父皇怎么会让他来传旨呢”?作为负责西域情报之人,亦剌思不可能不对当朝驸马不去了解,再又看到燕王此时看向了他,亦剌思答道:“驸马来的,确实有些蹊跷“。

    燕王点了点头,道:“我们先出去看看”。

    在甲板上接旨之时,当亦剌思听到梅殷宣称皇上让燕王回开平,他立即就起了疑心。皇上怎么可能在数数几日内,就改了主意?在亦剌思所得的情报当中,对燕王,皇上不是这种朝令夕改之人。

    于是亦剌思暗暗观察梅殷起来,虽然见他有礼有节,丝毫不显慌乱,但从事间谍工作多年的亦剌思,总感觉这驸马有些不对劲。

    梅殷走后,在自己舱内的亦剌思,越想越不对劲。

    当亦剌思决定向燕王当面提出自己的怀疑后,他便立即起身向燕王的舱内走了过去。也在疑惑当中的燕王,听到亦剌思再次求见自己,自然立即便让他进来。

    待亦剌思给自己磕了头,燕王问道:“何事”?亦剌思冷静而直接地说:“臣认为这个驸马有诈?”

    燕王盯着亦剌思,问道:“何出此言”?

    亦剌思不慌不乱地道:“臣一直从事于情报,出于职业,养成了谨慎的性子。臣认为皇上他老人家,在明知您在北面有军务在身的情况下,绝无可能做出让您凭空在路上耽搁这些时间的行为”。

    燕王本来就很奇怪,听到亦剌思这么一说,他点了点头,说:“这事,我自有道理。现在宋都督正在西域的路上,你立即回西域去帮衬他”。

    “遵命”。亦剌思立即应诺。

    待船晚上靠岸,亦剌思下船不久,回头一看的他,发现一位穿着绣春服的锦衣卫登上了船。

    猜到这锦衣卫是殿下的任,放下心来的亦剌思,便立即朝西域飞驰而去。

    当亦剌思在洪武三十五年十月十二日,担任新朝的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时,他才知道当时登船的锦衣卫名叫赵曦。

    不过亦剌思没去查赵曦,当时到底与主子说了什么,以至于主子打道回府的原因。

    第一,亦剌思认为已经于事无补;第二向来英明、从不认为自己有错的主子,若是知道他的锦衣卫指挥使,在打听自己曾上当受骗的糗事,亦剌思知道这是在纯粹找死。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日丑时(凌晨一点到三点),无星,应天紫禁城内虫鸣不断。

    在梦中醒来的朱元璋,对侍候一旁的掌印太监虚弱地问道:“我四子回来了没有”?掌印太监恭敬地回道:“燕王应该很快就会到达应天了”。

    听到这话,病重的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欣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