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帝国太师> 第91章 大明亲王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91章 大明亲王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午后,金陵秦淮河原本波光粼粼的河面,因突起的秋风,而显出阵阵波纹来。

    金陵秦淮的此情此景,说美不胜收,丝毫不为过。

    不过此刻停靠于秦淮东岸上花船之上的人,或无暇欣赏这美景。花船上每个人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在京亲王们为不久前入京的辽王、谷王,准备的晚宴。

    秦淮河畔华灯初上后,只见一支又一支全副武装的护卫队,将他们的亲王们送至花船停泊之处……亲王登船后,护卫也没有离去,他们还得负责周遭的警戒。

    护卫们的警戒,则使此处此刻,变成了一个闲人免进的禁区。

    典雅、精致的花船大厅,因摆放的各色花卉,还让停留于此间的亲王们,不断嗅到各种芬芳。

    这渐渐使得左拥右抱的亲王们,在现在这种揪心的局势下,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惬意。

    韩王朱松举着酒杯,来到今早抵京的谷王所坐之处。

    见十九哥仍穿着有污渍的亲王服,因觉这与平日心思缜密、注意仪表的十九哥有着强烈反差。这不禁让排行二十、同样心思缜密的韩王,脸上有了笑意。

    韩王知道十九哥是被提兵来见的四哥,吓得从陆路逃至京师的。

    当转念想到,十九哥只是带着几个护卫回京,却将他的三卫留给四哥后,韩王突然认为谷王此时仍穿着污渍的服装,有着演戏的成分。

    想到父皇在世之时,曾严令亲王来觐见他之时,必须沐浴更衣。

    难道十九哥在进城前,真的就连沐浴更衣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吗?依十九哥平日里为人处世的滴水不漏,他此刻省去沐浴更衣这个环节,若说不是做给四哥看的,韩王哪里会信?

    虽然韩王认可“看破,但不说破”是一种美德,但谷王在自己面前仍穿这散发着汗臭的衣服,既让韩王在嗅觉上有些难受,更让韩王觉得谷王这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就在韩王心中生出反感之际,他听到也前来敬酒的安王朱楹带着调侃对谷王笑道:“十九哥,在这种风雅之地,你现在这身,有些不合时宜啊”!

    虽觉安王这话有些挑衅,但见到兄弟们都看着自己笑出声来,不敢犯众怒的谷王只得笑着对安王道:“哥哥先去沐浴更衣,待会再来陪兄弟们喝酒”。

    发现兄弟们一直没去搭理,此时不得不借着与粉头说笑,来掩饰落寞的辽王,谷王在暗暗嘘了一口气,他便在两个绝色佳人的带领下,走向花船的沐浴之处。

    辽王是所有就藩的诸亲王中,惟一自愿奉诏回京的亲王。现在不止谷王,所有亲王们都知道辽王在面圣之后,获得了之前的湘王藩地。

    由于建文削藩,触及到所有亲王的利益;湘王的自焚,更是让所有亲王有了物伤其类之感。所以即便是楚王、蜀王这原本的太子党,为了不犯兄弟们的众怒,也不敢于此时去堂而皇之支持建文。

    在亲王当中,也就建文发小-靖江王在明确支持建文。不过也正因为靖江王的公开支持,所以他才遭到诸亲王的集体抵制,不然此间应有靖江王的一席之地。

    当然也有旗帜鲜明支持四哥的亲王,如谷王的同母哥哥代王朱桂,在燕王起兵之时,已被废为庶人的十三哥,就准备在他的藩地大同起兵响应,殊不料被中军都督同知陈质给压住……

    诸兄弟之所以不搭理辽王,却请他来此,谷王朱橞能猜到原因。

    谷王自己也认为辽王奉旨入京,只是因为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湘王。而建文将辽王的藩地改为南方的荆州,也可能只是对第一位主动奉召的亲王,该有的奖励而已。

    在心底,谷王看不起辽王。这么一个长期在北方的亲王,居然认识不到四哥的军事实力。

    即便来投,也可以学自己这个先例,先率着自己的三卫来讨四哥,然后再不敌,将三卫扔给四哥,再来京师嘛。日后倘若四哥能笑到最后,谷王知道以四哥的性子,一点都没有帮他的辽王,肯定落不到好。

    谷王很清楚,现在同在这艘花船上的亲兄弟们,能明白这个理。自己这些弟弟皆在父皇身边长大,受父皇熏陶久矣……这么浅显道理,他们自能看出来。

    即便个别亲王看不出,他们的幕僚也能分析出来。同样作为受益人,谷王明白父皇在世之时虽将大部分功臣诛杀,但自己这些兄弟的母妃、王妃皆是出自功臣之家,那些被诛功臣们的大部分部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被亲王们收编。

    这些人可不只会夸夸其谈之人,他们是在金戈铁马的战场、洪武年间各种政潮中熬出来的人精。

    这也是多数亲王敢于在建文、四哥两边都投注的原因。因为亲王们手下这帮人,决定了亲王们在现实政治中,有着不容小视的实力。建文自己也明白,若是去逼他们,只会让他们像鲁王朱肇煇一样前往北平。

    建文登基之后,之所以不敢动之前在“南北榜”摆他一道的鲁王,在于鲁王朱肇煇的祖母是营国公郭山甫的女儿。朱肇煇四个舅爷爷分别是福建都司指挥使、陕国公郭兴、武定侯郭英、京师骑兵指挥郭德成……

    建文若动鲁王朱肇煇,后果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当时建文只得应允朱肇煇,随着燕王世子朱高炽他们,一起去北平。

    其他亲王也不简单。如在座的韩王朱松,他母妃是江夏侯周德兴家的,他的妻子冯妙亲则是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兄长。冯国用在军中患急病逝世后,由于儿子尚小,是由冯胜袭了其军职)的孙女。

    而在座的这些亲王中,手下人最多的亲王,则是刚才说自己身上有汗臭味的安王朱楹。

    一边沐浴,一边想事的谷王,深知自己这些亲兄弟们,就是大明军中各山头的领头人。

    沐浴更衣回来,刚发现十五哥辽王朱植与陪着他的两位美女已不在大厅,谷王并听到韩王说道:“十九哥,此间的兄弟,你最年长。你来主持说事”?

    在看到弟弟们旁边的佳人也皆离去,知道自己若是推脱,会被诸弟弟认为自己是个软蛋。再加上谷王也一直是舍我其谁之人,他自然立即就点头答应了。

    谷王没问,辽王去哪了。

    虽说辽王得到南方的藩地,很可能只是应有的奖赏。但毕竟不能排除辽王,是不是在私底下效忠了建文。若辽王将兄弟之间的话,转述给建文,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集体利益与个人私利之间平衡。若为首之人有大格局,才可能将饼做大,从而让多数人利益均沾,此才是兴之本;若为首之人格局小,那自然只能让少部分人得到好处,这不是什么长久之道”。

    谷王这开场白,让心中皆有沟壑的亲王们,陷入了短暂思索。

    见包括安王在内的弟弟们,都听进去了,心中受用的谷王继续道:“父皇将皇三孙立为太孙是事实,将四哥立为咱家宗正也是事实”。

    见安王以及平日里与四哥关系不错的亲王们,脸色有些不对,谷王又道:“说到底是陛下与四哥之间的事,是咱们朱家的家事。作为臣子,作为弟弟,我们是不是该上本于陛下、去信于四哥,劝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念,而化干戈为玉帛”?

    韩王微微点头,言道:“我等并非没有劝过,陛下也有意动。但奈何有人想当太师,而且那群用不着自己上战场的儒生,也一直怂恿陛下削藩。在这种种情况下,让我等做了无用功”。

    太师不仅是军队统帅与执政大臣,也管着他们这些亲王,而且太师更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之师。

    虽然韩王没指名道姓,但亲王们皆明白楚王、蜀王、靖江王都对太师有着兴趣。

    谷王自然也猜出韩王说的是谁,但他既不好点破,也不好追问。点破与追问,那就是自己在针对楚王、蜀王、靖江王了。

    谷王避重就轻地道:“梅殷、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等人,在父皇生前,连说话的份都没有,没想到今日居然跳得如此欢”?

    就在诸亲王陷入沉默之时,忽听到厅外有人禀道:“中山郡王之子、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天子亲军都指挥使徐增寿,求见诸王爷”。

    闻此,谷王先是看向安王。见徐增寿的妹夫,即安王,看向自己,谷王这才满意地道:“快请”。

    徐增寿带来两个让诸亲王心惊肉跳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四哥率军击败耿炳文,白沟河会战、河间之战、真定之战共斩首十万于众;第二个则是四哥回到北平之后,又发了新的檄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父皇死得蹊跷,他要为父皇报仇”。

    亲王们哪里不明白,四哥现在这檄文,就是向天下表明他与建文已是不共戴天之仇。四哥这是逼着天下人包括他们,选择站队了。

    此时的花船大厅,除了两岸传来的虫鸣之声外,亲王们与徐增寿就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之声……

    在奉天靖难时期,朱棣不止一次说过,他要为父皇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