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都市言情>肥仔马飞传> 第208章 灵魂永夜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208章 灵魂永夜

    

    2020年7月3日。晴。

    我是焦某人。早上吃蛋炒饭难免有些干。因为凌晨断断续续写了写软件测试技术的上机报告,所以早上也是迷迷糊糊的。

    睡的半醒的回笼觉到十点钟闹钟不停地哔哔,因为周五三四节本来是有课的。被吵的难受,但迷糊中又没关闹铃。

    于是十点到十一点吃饭这段时间略微难受。吃午饭,姐回来了。前阵子又是和母亲吵嘴气走。嫁人之后理直气壮了些,总归吵架有了去处。

    昨日前日母亲都会看见我就碎嘴姐姐,说在这儿多好非要说话难听之类的。语气中其实也是喜欢姐姐在家的。不至于寂寞。

    我整日待在房间里玩电脑,也等同无在。有姐姐外甥便多些生气。

    不过这种幼的胡闹的小孩子最是烦人,仅比讨厌的猴子强一丝。毫无可爱可言。而且还是外甥不是外甥女。我便更无感了。他叫我也很少理他。女孩子的话,总归要可爱一点。

    于是吃完饭一直搞报告。最后修改时间是13:55,就大概这个点写完的。然而每写完什么报告,写的慢的难得要死,写完又觉得写的像屎,虽然因为投注了心血而产生某种价值感珍惜之情,但我客观的眼光一瞄就知道这是一坨屎。

    好在世界上还有更多连屎都不如的。

    艹。为什么全是恶心的比喻?因为外甥拉粑粑拉到坐便池外面了,准备刷牙的我恶心坏了。

    总之觉得有些累又又是睡不着。先发消息推了那个数据分析小论文。发马飞开黑群消息又没人回应。

    就玩手机。

    看到了阿尔法小分队科教组译制的einzel ganger www.einzelganger.co的视频,灵魂的黑暗之夜。

    开篇先是名人名言。

    the endurance of darkness is preparation for great light.

    -st.john of the cross

    忍耐黑暗是为了迎接光明。

    ——圣十字若望(西班牙神秘主义者和诗人、加尔默罗修会成员)

    至于为什么把john翻译为若望。特定人物的翻译的确有其原因,因为了解这个人就觉得约翰这名有点low不太合适这位神秘主义者。

    稍微查了下,就是固定翻译。

    当然看视频我都是半懵逼看完的十分钟视频。就像读了一篇带图片动画的双语长文。

    略微有点共鸣。不过脑子转的不够灵性,半懂不懂的。

    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启发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尼采,看得懂,共鸣高,比较通俗。就像霍金的《大设计》《时间简史》《果壳里的宇宙》一样通俗易懂。上过高中物理就对它们应该很容易理解。

    不过尼采总有一种淡淡的装逼感,但是我又知道这种逼格的确是因为其思想境界带来的轻微影响,不是因为尼采为了装逼而装逼,而是因为尼采有格调而显得很有逼格。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总之我又稍微看了加尔默罗会的百度百科,又从词条看了一下托钵修会。看了这两个词条我就有一种浓浓的既视感你知道吗?

    什么既视感?就是那种它们可以直接拿到欧洲中世纪背景的奇幻小说里毫无违和感的这种感觉。虽然好像它们的确算得上是欧洲中世纪背景一样的存在。

    比如这个以山为名的加尔默罗会,又称“圣衣会”、“迦密会”。

    至于托钵修会是什么,天一译“乞食修会”,旧译“托钵僧团”。历史是罗马教为与异端教派争夺群众而建立的天主教修道组织,宣传“清贫福音”。简单说就是希望人们穷、安于贫困、忠于教皇,并且自己以身作则没有动产,乞食为生。

    真是服气。

    不过圣十字若望(st.john of the cross)的著作《心灵的黑夜》的确有点东西。可见只有人脱离诸多外物每天有大把时间来思考,总能无聊到搞出碌碌无为者赞叹的思想之类的。

    闲得蛋疼的确很容易创造出精神财富、价值。我现在脑子还是有点乱,三观没完全稳定下来。总觉得应该去系统学习一下哲学、文学、修辞学、伦理学、历史。

    我是有一种想法的,那就是学到深处殊途同归,诸法归一。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从单纯的逻辑来讲,我认为各个人类学科都是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解读,既然是解读,尽管不尽相同,但只要我们各种角度的解读一直趋近于真实的宇宙,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知识会逐渐相似相通。

    当然,如果学科偏离接近真理的方向而是试图以人力塑造一个自以为是的知识体系,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接近真实就算是真实派,比如物理化学生物,接近解读成体系就是构造派。比如数学。

    当然,在知识仍然贫瘠的如今的前期,简单塑造体系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数学的角度奇清,虽然我数学一般但毫不影响我喜欢数学,数学之美,美到灵魂。

    物理也相当厉害,不过物理在接近宇宙深层次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尽管它很厉害,但它整体上体现不出宇宙的美感。不过这不是我物理一般的理由。

    相较于理科,文科的科目对创造它们的人类来说就太友善了,文科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人类个体在相对环境的优秀度。文科真的能让人过得很好,各种意义上的。

    至于马飞过了一个多小时才上线质疑我不在线上的行为我只能无语。

    马飞马涛马负乘天天埋在番茄todo里学习。早上六点起床更是家常便饭。打卡几个小时也是正常。

    至于晚上打游戏,不过是学有所成的消遣。

    我是不太喜欢这种学习的。我最想要的当然是探索、发现、实验、抽象、归纳、总结,形成我对世界的理解。

    如今的学习更像是揠苗助长似的把成品汉堡塞你嘴里让你长高长壮。

    固然整体上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却把获得知识过程里的快乐给剥夺了。

    实用主义,也只是某种价值观去向的胁迫,你的“实用”,毁了我好多温柔。

    不过我也不是说快乐教育多好,那在我看来有些像是愚民教育。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人类发展程度与其自由程度不太相适应,人文素养水平配不上那种自由开化。

    如今世界的下一代教育我无可置喙,我只是单纯表达对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欧几里得圣十字若望这些人传承的某种喜欢。

    如今的世界很好。处在大变动的过渡期。往前是封建社会,往后是繁荣开化。这时期不算是思想、科技、文化的稳定期,所以每隔数年世界都会发生些变化。

    人类适应其中也许只能看见表面,但真正变化的,恐怕是人类的族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