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武侠仙侠>从此纣王不早朝> 第159章 朝堂的一些变化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59章 朝堂的一些变化

    “从此纣王不早朝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大商派出了重兵在十万大山中的遗迹入口驻兵,确保这里完全属于朝廷,不会有什么仙门的人来插手。

    不过自那南蛮一族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截教的人在里面也待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有出来,里面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至于这遗迹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殷受还是没有任何了解。

    以截教大姐大金灵圣母的身手,殷受可以肯定这一天不会等太久,她出来的那一天会给自己带来答案的。

    科举结束后的几天,殷受在找一个能去治理南理的人,武成王黄飞虎乃是军武出身,对于治理地方不如文官来的好,殷受正在神伤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自己的视野。

    朝中七位亲王,现如今只有比干有实权,其余的六位亲王伯夷,叔齐,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虽有王位,可是总在朝歌待着也不是事啊。

    这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可以考虑将他们送到外面去办事了。

    这一年即将结束,各部也按照陛下的要去做所谓的年终总结,殷受便从户部的折子上看见了伯夷和叔齐的名字。

    七亲王中上朝议事的便是比干和帝辛的两位哥哥,微子启和微子衍。其余的四位王爷是相对比较清闲的。当伯夷和叔齐的名字出现在折子上面的时候,殷受瞬间就有了去南理的人选。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是有印象的,这二人对于大商的忠臣绝对是真心,殷受这便要让伯夷前往南理做那南理王,除了军事不归他管,其余的一切事情都由他管理。

    这件事情与比干和商容商量一番,见二相同意,殷受便让人拟旨,让伯夷去管理南理,等以后东夷打下来,殷受还准备让叔齐去东夷做管理者。

    这几位亲王待在朝歌,一天无所事事,以殷受不养闲人的理念,一定要给他们安排一些事情做。

    殷受这些日子关注的点都放在东夷,暗阁那里传来的消息说闻太师在东夷取得了大捷,更是擒住了东灵羽王,现在由吴龙压着她正从东夷往朝歌的路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殷受自然是兴奋不已,闻太师无愧是能震慑住朝堂的人,这个三朝老臣果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当然,杨蛟在里面起到的作用殷受也是看的清楚,从军报上能看出来,杨蛟此番的表现的确可以称得上大将风范,用计巧妙,又在大军中劝降东灵羽王,无愧为自己亲自培养的人。

    .......

    现如今,北伯候崇侯虎一直拥戴帝辛,在推恩令一出来的时候就表示要听从帝辛的安排,如今在北伯候的位子上坐的很舒服,殷受也几乎没有动他的全力,是四大诸侯中生活最逍遥的。

    南伯侯鄂崇禹被人杀害,他的儿子鄂顺接替侯位,出兵谋反,被拒在三山关之外,被三山关大军和武成王的飞虎军平定了叛乱,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将会由伯夷去接管。

    东面的东伯侯姜桓楚自然不必多说,作为帝辛的老丈人,如今他的女儿身为一国之母,得到了一份很美好的生活,儿子又得到帝辛赏识,朝堂上都觉得东伯侯是最成功的人了,他也表示愿意交出东鲁,由中央管辖政事,他则负责军事,他知道百年之后,帝辛会将东鲁的兵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自然也不会生出什么谋逆之心。

    现如今在大商境内最大的毒瘤便是西岐了,只是西岐很配合帝辛,帝辛所要求的要按照推恩令去分解西岐,西岐明面上也这么做了,殷受也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去动西岐,还好现在西伯侯姬昌还在朝歌,西岐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为了庆祝如今四海安定,殷受决定要派一个钦差大臣去全国巡视,以前这件事情是费仲尤浑做的,只是自那二人被殷受斩了之后,又因为大商动乱了一段时间,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人去做了。

    如今新来的进士已经安排去各地做官了,如今正好需要一个官员去巡视各地,将各地的问题反映上来。

    这个想法是殷受的儿子殷郊提出来的,他如今磨炼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对于朝政有了一定的见解,听到这个想法的殷受顿时觉得这个儿子长大了。

    这天上朝的时候殷受便将这件事情提了出来,现在就需要一个人来担任所谓的额钦差大臣了。朝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窃窃私语,都在下面小声探讨。

    殷受坐在上面,咳嗽了一下,随即说道:“且放心,朕会让钦差在年过完之后再去的!”

    下面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殷受看着站在前排的殷郊道:“太子,你说说这件事情由谁去比较合适?”

    殷郊抱拳道:“儿臣以为,这件事情,非吏部官员不可,吏部平日里就负责百官的安排工作,监察百官,他们对于百官的事情也最为了解了!”

    殷受觉得有道理,“那你说,让吏部的哪位官员去呢?”

    “吏部尚书梅伯,吏部侍郎赵启以前都是八大夫,他二人在朝廷为官多年,最适合干这件事情了。”殷郊说道。

    殷受总是觉得这殷郊话里有话,原来是这二人同时出自八位上大夫,如今赵启却是要比梅伯低一品,虽说梅伯年岁已大,用不了几年就该辞官,或者是告老还乡了,但是赵启还是不愿意在那个位置上待太久,本来殷受都是说好让他们在各自位置上干着,评价政绩再行调配,可是这恶人谁都不愿意做,殷受也将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如今殷郊强调二人以前都是八大大夫,不就是希望殷受能照顾一下赵启吗?

    殷受想了想,随即说道:“那便有吏部侍郎赵启去做这钦差,年后启程,巡视监察百官,凡是遇到不平事和官员不爱护子民的,都给朕好好写在折子递上来!

    至于这品级,便是正三品大员吧!”

    赵启很兴奋,虽然品级降了,但是全力大了。

    “以前有谏议大夫,朕觉得无用,便撤了,如今有百官为朕分忧,监察着朕,朕觉得朕撤的不错。

    咳咳,但是朕从以前的谏议大夫上看到了一种新的体系,便是这用来监察百官的!”

    监察百官其实是有暗阁的,不过暗阁做事情是在地下,明面上殷受也准备设立这样一个机构,这还是殷郊提醒到自己的。

    暗阁行事,不方便透露,这监察百官的机构若是能建立在明面上,暗阁的一些做法会有很好的掩饰。

    “敢问陛下,这监察百官不是有吏部吗?”户部侍郎孙寅问道。

    殷受笑着解释道:“吏部管的事情太多,况且吏部官员谁去监察啊?这机构也在年后建立吧,朕给它命名为监察院吧,院长的话,就由魏涞担任吧!”

    “启禀陛下,此事不可,魏涞资历尚浅!”

    “无碍,朕信得过他,品级与原来一样,从二品!”

    魏涞受陛下器重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却不想魏涞能升的这么快,而他,仅仅是一个商户的儿子。

    “陛下,这新科状元还跟着我呢?”魏涞知道,陛下这可能是准备要做那件事情了。

    “刘长卿啊?就让他继续留在刑部吧!”殷受说道。

    “是,微臣谢陛下隆恩!”

    他们三个和一些刑部的官员正在制定新的法律,这件事情并没有瞒着刑部尚书杨任,殷受专门找杨任谈了话,杨任已经加入了他们的阵营,毕竟杨任还准备等二相退位的时候上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