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重生之大宋明君> 第40章 太后召见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40章 太后召见

    心神不定的人,总是与平时不同。

    邢秉懿初时沉浸于重见赵构的喜悦及对腹中胎儿的期许之中,并未发现他的异常。

    但说着说着她突然发现赵构的表情很不自然,神游天外似的,只是偶尔"嗯、啊”出声,不象从前对自已总是极为喜欢、关注的样子。

    她的心里"咯噔”一下,有些不好的预感。

    难道,他的心里,令有所爱了?

    可是,据她了解,明明,他并未宠幸哪个宫妃啊?这虽与他以往的表现不符,但总是好事,没有哪个女子喜欢自已的男人整日与别的女人纵情欢乐。

    又或者,是因为潘贤妃(原侧妃,追封)、田郡君(名田春罗)、姜郡君(名姜醉媚)遭金人凌辱至死的事?

    总之,不论什么原因,他与之前,不同了。

    "臣妾,不能久坐,要回宫去了,”她幽幽地说道,觉得两人之间似有一种无形的隔阂,再也不复往日的亲昵。

    说完,她收回搭在赵构胳膊上的手,召宫女近前服侍。

    临走之际,她又蓦然回首,露出令人心碎的笑容:"陛下为国事操劳,殊为不易,莫要,累坏了身子。”

    古来帝王多薄幸,红颜未老已凋零。

    邢秉懿黯然转身,一身轻不可闻的叹息飘散在风中。

    赵构的手还伸着,表情复杂地望着邢秉懿萧瑟、无助的身影,眼中尽是她回眸时凄美的笑容。

    唉,那么多的事儿要做,真心不想为后宫的事儿烦神。

    可是,事情的发展总是这样,越是不想烦神,烦神的事儿越是不断。

    赵构心烦意乱地离开了亭子,却瞥见一个太监心急火燎地小跑而来。

    小德子轻声说道:"是太后娘娘宫中的。”

    那太监见到赵构立于亭外,连忙放缓了脚步,于丈外便停下,跪伏于地,尖着嗓子说道:"小人明剑,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你有何事?”赵构正心烦呢,语气便不怎么令人愉快。

    明剑头都不敢抬,答道:"太后娘娘请陛下至延福宫一叙。”

    延福宫,是太上皇赵佶和太后韦贤妃居住的地方,说实话,赵构的确没主动想起来去看望过。

    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人都是他的生父、生母,不去的话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他硬着头皮,往延福宫行去。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位于宫城之外,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延福宫扩建以后,殿、台、亭、阁众多,景色优美,幽雅舒适,宋徽宗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宫苑中度过的。

    原本太后韦贤妃并不受徽宗待见,却是母凭子贵,得以搬至延福宫与徽宗同住。

    "拜见爹爹、娘娘!”

    赵构一进殿,见徽宗和韦太后一劳本整地端坐于上位,便老老实实地行了礼。古人以孝为首德,他再不怎么喜欢徽宗这个太上皇,却也不想在这方面留下话柄。

    "九儿啊,坐下说话。”老皇帝赵佶老气横秋地说道,太监明剑连忙把笨重地雕龙坐椅往赵构身后挪了挪。

    赵构一边落座一边欠着身子问道:"不知爹爹、娘娘唤九儿前来有何吩咐?”

    赵佶瞟了一眼韦太后,示意由她来说。

    韦太后稍有迟疑,却还是期期艾艾地张了口:"九儿,你看啊,你爹爹以前在宫里插满了灌入龙脑、沉香、龙涎香等香料的蜡烛,现在都没有了。置了那么多器具、用物,都被金人索去。而今,你又把这些从金人手里抢了回来,百姓家中的钱物你都还给他们了,你看,是不是能将宫中的那些钱物也给还回来?不然这宫里显得太寒酸了。”

    赵构一听这话,便知道是徽宗赵佶的主意,他一向奢侈惯了,把钱物交给金人那是实在没办法,不交的话怕金人自已动手来抢啊!所以得君、臣、民同时筹钱,就这还满足不了金人的要求,他和钦宗爷俩整日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要说这宫中的值钱玩意儿,可真是不少,金、银、首饰、器皿、装饰、摆设等等加在一起占了给金人财物的一半还多,这都是历朝历代的积累,若不是凑给金人,他还真不知道这皇宫中有这么雄厚的财力。

    但都还回宫中,他还真没这个打算。

    还要和金人继续作战,不要钱吗?

    各地百姓生活困顿,要支持他们恢复生产,不要钱吗?

    京城被金人烧杀抢掠,很多地方需要重建重修,不要钱吗?

    那么多军民死于战乱,需要抚恤,不要钱吗?

    他现在安排张叔夜、梅执礼负责发还财物于百姓,最多只能用掉半成。

    那些官员、商绅之家,减半返还,也需用掉一成半。

    剩下的,他只打算留下一成,应付皇宫日常开支,其余的全部用于以上各类开支。

    赵构于沉思之间,用余光瞟了徽宗一眼,发现他目光闪动,极为期待地瞅着自已,心中已然有数。

    国家危难之际,还想着如以前一样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怕也只有徽宗父子能想得出来。

    钦宗是绝对不敢张口提出这个要求的,历史上得了皇位便杀害原皇帝的多了去了。

    韦太后固然有些女人的虚荣,但自已儿子坐上了皇位,只要能坐得稳,她还用担心以后没好日子过?

    只有徽宗,一惯骄奢淫逸,追求享受,会迫不及待地怂恿韦太后向儿子提出这个要求。

    既然是由韦太后提出来的,赵构便好回复了,顺便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下徽宗:"娘娘,你是知道的,金人纵兵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各地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十室九空,田地荒芜。虽然九儿率军打败了金兵,但金兵主力仍在,必不甘心失败。为长久计,唯有挟胜追击,将其彻底赶回去。此时,国库空虚,民生潦倒,正是最艰难的时候。身为皇族,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天下社稷为重,克勤克俭,与臣民共渡难关。故,九儿欲将原宫中财物返还一成,今后用度缩减九成,并拟诏告天下,以励士气,以飨民心。”

    "这,这……”徽宗脸色一变,成了苦瓜脸:"一成,这也太少了……”

    韦太后也连忙问道:"九儿,你看是不是再多加点儿?一成,实在是,实在是……”

    赵构坚定地摇摇头:"娘娘,已经不少了,京城数十万百姓,不过只占半成。金人未退之时,没这一成宫里不也一样能过?此次遭难,宫中嫔妃、宫女少了上千人都不止,有这一成已足以轻松度日。实在是,不彻底打败金人,不能安心啊!”

    提到金人,徽宗的身躯微微一颤,眼中流露出骇怕的神色,似是想起了前些时候金人带给他的恐惧。

    韦太后瞄了他一眼,知道他再也没有勇气提这事,便点头允道:"好吧,九儿,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做吧,爹爹和娘娘都支持你!”

    "谢谢爹爹和娘娘的理解,九儿告退,稍后自会让人将一应财物送回来。”赵构松了一口气,起身告辞。

    今日这一逛,遇到了皇后,又蒙太上皇、太后召见,实在是没落着闲反而弄得身心俱疲。

    好在,都混过去了。

    还有很多事儿要做,宫中就少折腾点儿。恳请诸们亲们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