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宋朝玩主> 第107章 人才难得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07章 人才难得

    “宋朝玩主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大宋时代,木匠、铁匠等就是技术工种。

    而且,九陵塬地处偏远,附近工匠技艺水准,赶不上京城等繁华地带,眼界什么的更无法相提并论。

    譬如王大林虽是老把式,却只能在张涯指导下工作,基本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思想也比较固化。

    张涯提议建造‘推锄工坊’,但数十天过去了,王大林依旧犹豫未决,未能给出确切答案,小打小闹的制作着推锄。

    至于学徒工王春茂,思维算是比较活跃,能从人力鼓风机,想象到自行车。但他经验、手艺欠缺,有些眼高手低,亦未能做出样品。

    与他们向对应,赵树起的出现让张涯惊艳、赞叹。

    遵循通用思维,此人从京城调配而来,支援水泥工坊建设,绝不可能滥竽充数,经验、手艺肯定不错。

    他粗略画出的示意图,优化了张涯改进的碎石装置。

    道理很简单。

    人力做功输出,数值是很小的,特别是不合理状态下。张涯改进的装置,解放劳动者的双腿,提升了做功输出。

    在此基础上,赵树起再次改进。

    杠杆变成横梁,在其上加两个定滑轮,绳索通过它们,一端连接冲锤,一端连接双脚踏板,形成‘门’字型结构。

    劳动者蹬动踏板,绳索带动冲锤工作之时,杠杆不用上下起伏,干做无用功,提高了的传动效率。

    至于能提升多少,需试用后方可知晓。

    看了看秦翌等人,张涯假装陷入沉思,以期引起他们的瞩目。毕竟这些是当权者,有关制作、调试工作,需要他们鼎力支持。

    “秦少监、陈朝请!”

    良久,他抚掌赞道,“赵小哥所想极好,极好啊……此新工件如能制出,水泥工坊更能减低耗损。”

    “作甚?还可降低!贤弟!莫要诓人。”秦翌诧异万分,其后语气变弱,“唉!赵二郎之议,端有如此功效?”

    “极是!在下并无虚言。”

    张涯斩钉截铁道,其后当面挖人,“然则,需赵小哥随我回塬地,研讨、制作新工件,以助工坊降低耗损。”

    人才难得,遇到了岂可不抓住。

    思维不同,认知也不同。秦翌等人虽说是技术官僚,但他们都是文人出身,骨子里不愿与工匠同伍。

    张涯出言讨要,他们怎会阻拦。

    “可!劳烦贤弟了。”

    秦翌满脸微笑,其后说道,“赵二郎!且去跟随宣奉郎,必当尽心尽力。若制出此工件,吾等自有赏钱。”

    ……

    三日后中午,张涯带上王大林返家,身后还跟着赵树起。至于梁明实,则留在了水泥工坊,充当大窑试烧的技术核心。

    该告知梁明实的理论,张涯早用此时的言语说清楚。

    再说了,水泥工坊之中,有窑匠十几人,烧瓷器的、烧石灰的……虽专业不对口,但都是老把式。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有标准材料配方、有初步技术规范,从四吨的立窑试烧,工艺慢慢成熟,最后扩展到十几吨,甚至更大的立窑,逐步优化、提升产能。

    对于这些,张涯无须干预大多,也没能力继续指导。

    他毕竟不会烧窑。

    九陵塬、水泥工坊,大约有三十余里。然则山包、梁、卯纵横,道路极为崎岖,还有两道河沟,无法行进独轮车。

    归途之中,张涯颇为头痛起来。

    四百吨免费水泥,单凭人挑肩抗运输,不算挑夫脚费,这效率就凉凉了,只能雇佣大牲口,驮载着慢慢运。

    罢了!徐徐图之吧。

    张涯回过思绪,看着王大林,微笑问道:“大林叔!推锄工坊之事,你考虑的如何,可否全力经营?”

    “这个……小郎君!工坊需钱甚多啊。”

    王大林稍微勒马,有些惭愧道,“俺只是手艺人,就不凑热闹了。所欠小郎君的推锄,俺老汉慢慢还上,成不成?”

    “好吧!既然如此,我们从长计议。”张涯不由摇头起来。

    回身看看默不吭声赵树起,他的双眼闪过希望之光。

    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愿此人给力一些,能挑起塬地工坊大业。否则的话,咱的意愿何时才能达成!

    凡事欲速则不达。

    赵树起的技艺、思维都合格,但还要观察人品,更需知晓其人意愿。他若是无意留在塬地,一切依旧是凉凉。

    回到夯土大宅,拿给王大林两贯钱,充当此次出场费。

    “大林叔!莫客气,收下吧。”

    毋庸置疑说着,张涯继而补充道,“对了!明日让茂哥儿来塬地,带上套木工家伙什,给赵二哥打下手……”

    大钱不赚,小钱不断。

    王大林极满足,欢喜拱手谢过。

    送走此人后,张涯置办丰盛酒席,给赵树起接风洗尘。

    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张涯还让孟谷丰、徐平山作陪。不管其它的,先让赵树起喝美了再说。

    徐平山从繁育田而来,客套认识之后,便明白张涯所想。

    席间,他频频劝酒,虽口音有异,交流颇为不便,但客气话不断,让赵树起受宠若惊,酒劲加心怀激动,很快就微醺起来。

    酒过三巡。

    看着赵树起,张涯笑道:“赵二哥!招待不周,还请见谅。我可否问询几句,不知年岁几何,可否成家立业……”

    其实了解这种基本情况,在水泥工坊就有机会。

    然则,他要和秦翌等人保持一致,遵守文人高贵、优先原则,有些事不能过于出格,去特别关注一匠人。

    “小郎君!小的当不得、当不得!”

    起身抱拳行礼,赵树起恭敬说道,“我今年二十有六,已成家八年多了,老家有一小犬,六岁大!”

    成家了!十八岁就成家了!

    拖家带口的,这可不好办!

    张涯心中一沉,感觉要凉凉。罢了,罢了!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先搞定眼前的,再说而后的事。

    翌日,王春茂来到塬地,给赵树起当助手。

    果不其然,赵树起思维敏捷、手艺又极好。

    比照张涯给出的样品,他首次削制木滑轮,工作效率极佳不说,尺寸把握的相当精确,铸铁轴瓦一次压合成功。

    无法制造轮动轴承,张涯便选择滑动轴承。

    轴瓦、滚轴,由胡家父子利用失蜡法熔铸。历练许久,他们基本掌握了这项工艺,能够确保尺寸、圆度,只是效率极低而已。

    接下来,考虑碎石装置使用环境,讨论、确定各部件尺寸。

    有思维、手艺均在线的赵树起帮衬,短短三日,便制出成品。

    张涯极其满意,心中暗忖。人才难得啊,必须要刘备借荆州!

    送货之时,他再次唤来王大林,微笑说道:“大林叔!劳烦你带上茂哥儿,再去趟水泥工坊……也好让茂哥儿见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