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宋朝玩主> 第94章 不留后患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94章 不留后患

    “宋朝玩主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胡大根心疼之镔铁,张涯岂能不知晓。

    这种钢材很大名鼎鼎,就是一直被后世传说的乌兹钢。

    但基于中国版图上的劣质铁矿石,还有张涯这不可控的冶炼技术,想复制出完全媲美乌兹钢的材料,基本和痴人说梦差不多。

    就算再次‘山寨’出所谓的‘镔铁’,打造成宝刀、宝剑,也只是外表华丽而已,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这些,只有天知晓了。

    这也是张涯拒绝胡大根提议,用这些钢料优先制作锉刀的缘由。

    但他亦知晓胡家父子心疼这些‘精铁’,见锉刀被夺走,便从善如流道:“成!根叔,你来也行。”

    时代桎梏,无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也不错。如此让胡家父子上上手,便能感觉出不同钢种的硬度,也好利于他们冶炼技术的提升。

    至于修蹄匠董三河,完全不懂这些钢料,只能瞪大眼睛‘不明觉厉’。

    但耗费两天时间,给所用马驴打上铁掌后,他岂能看不出门道。

    拎着两贯多的工钱,董三河笑中带哭道:“小郎君!给马儿穿铁鞋啊,要是都这么弄,俺……俺以后就没活儿做了。”

    “老董莫怕!不影响你这手艺。”

    张涯先淡然安抚一句,神色变得肃穆起来,“因为!钉马掌的事儿,你一定要忘记,省得惹上官司。”

    “啊!惹官司……”董三河骤然一愣,很快就急促说道,“俺清楚,俺清楚,这是小郎君的独门秘技,俺打死也不说的。”

    “呵呵!你清楚就成,看好这些工钱,我就不送了。”

    “哎!俺知道了,多谢小郎君!”

    ……

    马蹄铁看起来不起眼,但处于这个时代,绝对是骑兵的增倍器。

    基于大宋朝羸弱的骑兵实力,张涯独自享用‘铁蹄’就成,杜绝其成为敌人的助力,也能堵住‘自家通敌’的后患。

    董三河就一普通小人物,和他掰扯家国情怀、马蹄铁的重要性,绝对没有如此威胁来的干脆。

    胡大根送走此人,皱着眉头回返夯土大宅。此时,张涯正指导孟丰谷,给锉刀等工具上油,以期更好的保存它们。

    看了看一旁的儿子,胡大根深吸口气,赔笑说道:“小郎君!铁冶房那儿还留点镔铁,俺们是不是弄些,弄些……”

    见其再次提及‘镔铁’,张涯便淡淡笑道:“根叔莫急,我知道了,稍待片刻!丽莎,你去书房,取……”

    御下之道,张弛有度。况且已经保障了张涯的自我优先原则,剩余的‘镔铁’用来变现,就是一种极好的选择。

    祝丽莎取一张图画,用木炭条绘制,线条很粗糙,但胡家父子看上一眼,顿时就移不开眼睛。

    “小郎君!这是好东西啊!”胡大根甚是激动。

    巴克650平刃夜鹰!

    张涯前世喜欢的军刀之一,地球老美特种部队人手一把,能被军方采用的刀具肯定是真正的好刀。

    平刃夜鹰通体黑色不反光,刀身和刀柄浑为一体,柄芯为全龙骨柄芯,刀柄为塑胶防滑设计,握在手里非常牢固!

    张涯歪打正着弄出的‘镔铁’,虽然比不了此军刀的高碳不锈钢,换成骆驼骨的刀柄亦比不了防滑塑胶。

    但‘镔铁’的铸造花纹异常美丽,再结合温润的兽骨、以及平刃夜鹰非凡的外形,绝对能惊爆人眼、卖出个高价。

    何况这玩意省原材料,还不属于此时管控的武器。张涯三思之后搞这个,亦是做一步看三步,不留任何后患。

    “根叔!这种短刀你们慢慢做。”

    给胡家父子解说后,他换成严肃些的语气,“嗯!最好唤来小乙哥,你们一起合计刀柄如何……不过,莫要误了推锄、甩镰的制作。”

    “小郎君!你莫担心,俺们知道……知道轻重。”

    张涯刚安抚住胡家父子,钟三牛恰好从县城回返。

    他是授张涯委托,昨天下午去县城。

    目的就是购回了二十余个大陶盆。

    和孟丰谷一道,将陶盆弄到内院,钟三牛甩甩衣袖说道:“小郎君!你买这么多水盆,是要种什么花草,要俺老汉帮忙吗?”

    “谢了,三叔!不用你老动手……丽莎,给三叔取脚费来!”张涯淡淡笑道,红薯牵扯的利害更大,他必须谨慎起来。

    和小麦种子一样,繁育红薯之时,仍是留下保险份额。

    他只拿出三块红薯,用湿沙土埋到陶盆中,放在温暖如春的书房中,尝试着用暖炕法催苗。

    有温度计这个‘巴格’在,又亦精心看护它们。

    其中一块虽然烂掉了大半,但结果总算有惊无险,两块健康些的红薯共萌发了二十五根幼苗,腐烂的红薯也长出了三根。

    每当天气晴好,气温在十五度之上,他就搬出陶盆,让红薯苗沐浴阳光。将近一个月时间培育,红薯苗的藤蔓接近两尺。

    张涯没亲手种过,只能凭着感觉走。

    唤孟丰谷来跟前,他颇为严肃的说道:“丰哥!将培养土担来。再给这些陶盆,在底部钻出个小孔……”

    培养土就是用塬地上的黄土,掺和腐熟的马粪、上河沙配资而成,希望能催发红薯苗更为茁壮。

    陶盆底部钻孔,是为了控水,省得水浇多了,引起红薯根系腐烂。张涯如此这般,就是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天气晴好、气温合适,所有工作就在内院展开。除了盆地钻孔、添培养土,让孟丰谷动手外,其余工序张涯独自完成。

    酒精、灯火给剪刀消毒,在红薯藤的首节之上剪裁,而后扦插到陶盆中,甚至为了便于生根,张涯还埋入两节。

    至于拌粪的培养土肮脏与否,张涯这个时候一点也不顾及。

    不过,为了避免扦插不活,从而全军覆没。他并未将所有红薯苗剪裁,还余下了那盆只有三根苗的。

    挨个浇完水,张涯拍拍手,唤来‘黑枪’,笑着说道:“小子!看好这些陶盆,若有外人破坏,都给我拿下!”

    见他如此重视这些幼苗,祝丽莎、孟丰谷很是不解。

    张涯净手之时,面对二人问询,他还是未能讲明,只是称:这是先师留下的异物,精心培育必有大福报。

    除了繁育红薯苗,玉米粒也开始晾晒。

    一切工作按部就班。

    三日后,塬地上来了一大群男子,带着帐篷、铁锹、箩筐等工具。

    这些人衣服破败,也谈不上精壮,但挺有纪律性,排成了两列。乌泱泱三百多人,为首一人正是滕子京的幕僚林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