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大汉都护> 第124章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24章

    

    陷阱已经挖下了,就等着燕王上钩不上钩了。

    汉昭帝刘弗陵这边通过霍光的安排,在鄂邑长公主面前非得说柞绸的衣服穿着舒服,慢慢的,衣服竟然全部以柞绸布料的为主了。

    当然,霍光自然也在鄂邑长公主身边之人安排下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话,建议汉昭帝刘弗陵用燕王刘旦的柞绸。

    在汉昭帝的带领之下,宫中的宫女、侍中、侍郎、黄门等一个个的也跟着汉昭帝有样学样,穿着柞绸的衣服。

    并且在霍光的推波助澜之下,柞绸的布料竟然在长安城流行起来。

    不仅如此,暗地里,桑弘羊还按照许延寿的建议,弄了个柞绸的布料标准,其中产地为燕国的柞绸价格布料标准是最高的,口碑上来了,自然销量猛增。

    亲兄弟,自然不一样,鄂邑长公主将此话捎给了燕王刘旦令其,至于鄂邑长公主中间赚钱没赚钱许延寿表示他也不清楚。

    自此之后,整个长安城尽皆开始穿着柞绸的衣服来。

    与此同时,桑弘羊暗地里控制好几个货商前往燕国之地,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购买一些燕国产的纸张。

    果然,柞绸的商机调动了燕国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已经不少人改种粮为柞树,并加大规模饲养柞蚕,生产柞绸。

    而燕王府上的管钱的人也发现了纸张的商机,向上汇报后,决定利用柞绸价格提升所赚的钱财,多弄几个纸张作坊。

    当然,根据金日磾通过密探的报告,也有人向燕王刘旦表示过别在被汉昭帝陷害,用了管仲此前对付鲁国的计策。

    刘旦也有所考虑,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禁止现有的农田种植柞树。

    但是一颗向往幸福生活的心,岂能是燕王的一道命令所能阻挡的?

    一匹柞绸就赶得上以前十几亩地的收入,就算是有燕王的命令,大不了偷偷摸摸的抛荒原本农田,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柞树。

    不仅如此,燕王的这个政策还搞的其治下的百姓对燕王颇有怨言。

    贸易战威力已经显现出来了。

    仅仅不足三个月,根据桑弘羊的统计,秋耕的土地在燕国竟然少了三成多,而大型的纸张作坊,在燕国却多了七八个。

    当然,燕国的纸张作坊是什么样的流程,倒是保密挺好的。

    但是许延寿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燕国的纸张成本定然要比许延寿所发明的纸张成本高的多。

    时机也算成熟,在燕国耗费了这段时间柞绸流行所赚取的多余利润投入到纸张作坊之后,便暗地里命令这些商人全都不约而同的放弃和燕王的合约,销声匿迹了。

    燕王自认倒霉之下准备将这些纸张卖向别处。

    然而,朝廷早已经准备好和燕王争夺市场了。

    各地早已经在桑弘羊的秘密调配之下,聚集人手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相应的纸坊生产纸张。

    并且捂住这些纸张没有发卖。

    待燕王因为被毁约,纸张砸手里,前往其他地方寻找销路的时候,桑弘羊一道命令下达,全国各地涌现出来海量的纸张,价格比燕王的低无数倍,质量比燕王的纸张高不止一个层次。

    这样一来,除非傻子,不然谁还买燕王的纸?

    就这么,燕王手里面的纸就这么砸在手里了。

    看到这情况,燕王怎么能不知道被刘弗陵摆了一道,愤怒的将自己的屋子里面的东西砸的粉碎,而此前先投许延寿,但因为许延寿失事后投燕王刘旦的造纸师傅蔡博伦也因此被燕王泄愤给杀了。

    当然,事情岂能这么简单?

    紧接着,霍光利用自己辅政的权威上书汉昭帝要学习历代皇帝勤俭朴素之风,不许再用华丽的柞绸做衣服了。

    汉昭帝假装从善如流,不再穿着柞绸的衣服,并且趁机向长安城的百姓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能穿着朴素,不要在相互攀比柞绸的衣服了。

    仅仅这一下,柞绸便跌到了姥姥家了。

    听说此事之后,根据金日磾的秘报,燕王刘旦气的吐血,在燕王宫中大骂汉昭帝的无耻。

    可不是无耻么,燕王这些年的积累至少缩水了三成,又养了也算庞大的部队,人吃马嚼之下,燕王差点撑不住,不得不忍着心疼将新训练的几个部曲解散不说,还连累老部曲待遇都下降了不少。

    待此计策告一段落之后,桑弘羊将情况报告给了刘弗陵。

    刘弗陵听桑弘羊讲解完此事之后,兴奋的一手握拳,狠狠的捶了一下另外一只手的手心,一脸解气的大声对桑弘羊说道:“哈哈哈,刘旦竟然胆敢说朕非父皇亲生,活该有今日!”

    说完,他起身道:“瑞侯献计有功,御史大夫执行无缺,该赏!来人,诏大将军!”

    “诺!”一个小黄门进来,听到刘弗陵的命令,接着便离开前往了大将军府去喊霍光前来。

    没多久霍光前来了。汉昭帝将桑弘羊给自己的报告向霍光说了一番。

    霍光眯着眼看了一眼桑弘羊,心中对桑弘羊越过自己向汉昭帝述说此事颇为不满,但脸上却笑吟吟的表示道:“陛下,瑞侯、御史大夫自然当赏。

    瑞侯献计功劳更大,不如增加食邑五百户。御史大夫增加食邑三百户何如?”

    汉昭帝感觉有点低,但既然大将军发话了他自然只能开口道:“全听大将军吩咐。”

    霍光听此,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臣就拟诏了。”

    汉昭帝点了点头。

    待拟完诏书之后,汉昭帝看了一遍,诏了尚符玺郎加盖大宝,便令人传诏给桑弘羊和许延寿。

    当然,诏书上肯定不会说两人是因为这么个计策而被封赏的,而是什么在位恭谨,做事妥帖之类的话。

    待诏书令黄门令向许延寿府上传递过去,霍光这才对汉昭帝说道:“陛下,瑞侯有大才,但却沉溺于商贾之事,着实屈才。不如令其出外朝为官,磨砺一番如何?”

    汉昭帝一听情不自禁点点头道:“大将军此言有理。不知大将军可有何差遣适合瑞侯?”

    霍光一听,皱眉沉思起来说道:“待我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