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大汉都护> 第138章 突发疾病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38章 突发疾病

    

    众人听此,纷纷高声拜谢。

    之后,霍光更是领着汉昭帝下达了大赦天下的诏书。

    这一夜,整个长安城都异常的兴奋。

    汉昭帝召见了上官桀、赵充国、许延寿等有功之臣之后。

    对众人勉励一番之后,单独将许延寿留在宫中。

    晚上,许延寿道:“瑞侯!你今晚别走了,和朕一起留在宣室。

    我今晚想要听听你当时在朔方之时的状况。”

    许延寿听此,眼睛看向了远处的霍光。

    霍光对许延寿点点头道:“陛下既然想听,瑞侯不妨陪伴陛下一夜。”

    汉昭帝听到霍光的话,面色却阴沉起来,但紧接着便掩饰的笑了起来道:“瑞侯,大将军都说了,你就留下来吧。”

    许延寿这才拱手应了下来。

    是夜,许延寿留在宫中宣室。

    汉昭帝刘弗陵兴致勃勃的向许延寿询问着出征朔方的细节,许延寿一一作答。

    待汉昭帝实在不知道想要问什么之后,才叹息一声道:“恨不能亲身前去。”

    许延寿笑道:“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人君呢。”

    汉昭帝听许延寿却有些意兴阑珊,突然之间就沉默不语了。

    许久,汉昭帝忽然对许延寿道:“瑞侯,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何朕感觉事事都由大将军做主呢?”

    许延寿吓了一跳道:“陛下,先帝在时,曾赐大将军《周公负成王见诸侯图》,此欲大将军比周公。

    后成王年长,周公还政于成王。

    还望陛下莫出此言。”

    汉昭帝看了一眼许延寿,脸上带着不悦,默默点头没有说话,过了片刻才对许延寿说道:“天色已晚,今夜瑞侯莫要走了,和朕抵足而眠畅谈一番如何?”

    许延寿听此,心中咯噔一声,吓了一跳,心中一百万个不愿意,要知道,汉朝历朝历代的皇帝,名声可不太好,好男风可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

    许延寿可不想被太史令给记录下来“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延寿未觉,不欲动延寿,乃断袖而起。”

    万一如此,许延寿的历史名声可就毁了,这辈子,下辈子,甚至数千年之后,都洗不清。

    当即许延寿站起来,拱手向汉昭帝拜道:“陛下,尊卑有序。臣岂能寝陛下之榻。臣今日与室外为陛下站岗一夜便可。”

    汉昭帝听此,阴着脸看着许延寿道:“不必如此,既然瑞侯不乐意,时候也不早了,你且先去在宫中当侍郎时候的住处凑合一晚吧,就不耽误你休息了。”

    说完,汉昭帝起身,走到许延寿的面前,盯着许延寿,面带失望。

    然而许延寿却不在意,趁着这个机会,迅速的拉过刘弗陵的手,迅速的在刘弗陵手上写了几个字。

    “隔墙有耳。”

    “忍耐!”

    ……

    感知到许延寿在自己手上所写的笔画,刘弗陵心脏砰砰砰剧烈跳动着。

    汉昭帝刘弗陵下意识的看了看左右,发现并无人看到两人的小动作,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许延寿写完之后赶紧若无其事的说道:“陛下,臣告退。”

    说着给了汉昭帝刘弗陵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接着便离开了。

    汉昭帝听此,呼吸急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延寿没有投靠大将军!”

    而出了宣室殿门的许延寿走在路上却叹息起来。

    刘弗陵虽年幼,但是作为人君的本能却这么小便已经觉醒了,对朝中之事,尽皆由霍光把持,心中有些不满了。

    然而,毕竟是小孩,并且霍光为人谨慎到走路的步数都不差分毫的地步。

    岂能察觉不到刘弗陵的不对劲?

    许延寿知道自己作为刘弗陵的数年的近臣、玩伴,也算是深得霍光信任。

    但恐怕在霍光的心目中,许延寿虽然算是自己一边的人,但恐怕永远也不会将许延寿当做亲信。

    当年,许延寿初为关内侯之时,霍光曾托人给定下姻亲。

    当时霍光仍是奉车都尉,但许延寿当时却根本没想结婚的事儿,自然都给推辞掉了。

    后来,汉武帝未死之前,许延寿便和太史令司马迁的外孙女杨黛君订了婚。

    霍光不是没想过在汉武帝驾崩之后,再向许延寿提一提这门亲事,但是一想却放弃了。

    一来,杨敞此时乃是自己大将军府长史,若是此时退亲,恐怕闹的自己手下离心离德。

    二来,当年汉武帝亲自下令让许延寿退了这门亲事,许延寿硬顶着官帽子不要,也得娶杨黛君,现在别说自己威望没汉武帝高了,就算是真比得上汉武帝,也不见得许延寿能同意。

    因此,霍光纵然将许延寿当做自己的盟友,或者更低一些当做自己的羽翼,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霍光的心腹。

    只有自己的女婿邓广汉、任胜、赵平、范明友等人才算。

    自然,许延寿也并不多么乐意自己和许延寿绑的多紧,因为绑得越紧,到时候霍光这条大船沉底的时候,死的越惨。

    回到当年任刘弗陵侍郎时候的房间。

    许延寿四处查看了一番,竟然没多少变化,但也并无灰尘。

    显然,纵然是许延寿出外朝为官,但汉昭帝对许延寿的亲厚却一分也没减少。

    随军出征这些日子,一路上许延寿车马劳顿,有加上战事紧张。

    许延寿甚至都没怎么睡个好觉,到了这熟悉的环境,许延寿总算是撑不住了,睡了过去。

    第二日,日上三竿,外面有人来敲门,许延寿才算是醒来。

    “瑞侯,瑞侯。”

    听到敲门声和叫喊声,许延寿赶紧起身,随意穿上几件衣服,赶紧开了门。

    开门一看,许延寿发现宫中小黄门叫的门。

    小黄门见许延寿开了门,开口说道:“瑞侯,时候不早了。陛下起来后专门问了我一声瑞侯您的情况。”

    许延寿一听,赶紧向汉昭帝方向拱手拜了一下道:“让陛下费心了。”

    那黄门接着说道:“瑞侯。陛下向奴婢吩咐,若是您刚刚起来,让我领您先去吃些饭食,再去见他。”

    许延寿一听,笑着对这个小黄门拱手道:“黄门令稍后,我洗漱一番,稍后还望黄门令前面领路。”

    “瑞侯请自便。”黄门应了一声。

    许延寿则回到屋中穿好衣服,收拾一番这才出了门。

    许延寿拱手对小黄门说了一声:“劳烦黄门令了。”

    “瑞侯折煞奴婢了。还请瑞侯随我来。”黄门应了一声,前面带路。

    许延寿跟在其身后到了用餐之处,吃过饭后,在这个黄门令带领之下到了汉昭帝日常起居的宣室。

    此时汉昭帝正在鄂邑盖长公主的陪伴之下拿着毛笔写字呢。

    小黄门到了宣室,令许延寿稍后之后,进入了宣室之中,小声汇报道:“陛下,瑞侯来了!”

    汉昭帝一听,转头一看,果然,许延寿站在宣室门口。

    汉昭帝将手中的毛笔一扔,兴奋的对许延寿说道:“瑞侯,快些进来,看我写的字如何了!”

    许延寿听此,进入了宣室的正厅之中。

    “瑞侯见过陛下,见过长公主。”进入之后,许延寿先后给许延寿和鄂邑盖长公主见了礼。

    汉昭帝倒是笑嘻嘻的对许延寿道:“瑞侯快快起身,你我二人不必多礼。”

    但是那鄂邑盖长公主冷哼横竖对许延寿是看不过眼。

    怎么可能看得过眼,当年刘弗陵未登基的时候,许延寿就因为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的母家李家,就曾的罪过鄂邑盖长公主。

    后来刘弗陵登基之后,更是被许延寿献计的鲁缟齐纨之计策,狠狠的和燕王刘旦一起赔的家底儿都差点败光。

    就凭这这样的仇恨,他怎么可能对许延寿又好脸色。

    当然,许延寿自然也不怕他,毕竟顾命大臣乃是霍光等人,而许延寿也是汉武帝遗诏之中救驾有功封的侯。

    不是说鄂邑盖长公主想要动就动的了的。

    汉昭帝呵呵笑着说道:“瑞侯,你曾在朔方为朕大大挫败了匈奴,给朕一个惊喜。

    朕今日也给你一个惊喜。”

    许延寿则开口道:“陛下,此乃臣分内之事。”

    听到许延寿说出这话,汉昭帝一脸的无趣,说道;“瑞侯,你就不好奇朕给你的惊喜是什么?”

    许延寿一听,赶紧问道:“不知陛下是何惊喜?”

    汉昭帝笑吟吟的说道:“朕知道,这些年你多番打探,终于打探清楚你二兄许舜之所在了。”

    许延寿一听,兴奋的说道:“真的?”

    汉昭帝呵呵一笑:“我还能骗你?屯田校尉来报,曾对许舜之命有些印象。

    后经过查证,你二兄许舜此时在渠犁任百夫长,负责屯田之事。”

    许延寿一听,瞪了一下眼睛,他怎么也没想自己这兄长不简单,此时就已经在跑到西域去了。

    “臣替家中大人多谢陛下费心。”许延寿听此,后退一步,向汉昭帝行大礼道。

    汉昭帝见此,将许延寿扶起来:“瑞侯不必如此。不日,我便下令将你二兄许舜调入宫中为郎。”

    此时大汉和匈奴在西域的争夺已经算是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了,许延寿也害怕许舜在西域有生命危险,自然没有推迟:“多谢陛下隆恩。”

    鄂邑盖长公主冷艳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心中不知道思虑什么事情。

    正当汉昭帝和许延寿聊着,突然汉昭帝脸色一阵发白,他捂住自己的胸口,汗水入泉涌,自刘弗陵的脸上留下来。

    见此情况不对劲,许延寿大喊一声道:“陛下,你怎么了?”

    鄂邑盖长公主听此,看向了汉昭帝,她也一瞬间大惊失色起来道:“弗陵,你怎么了,别吓唬姊姊!”

    此时鄂邑盖长公主颇有些大惊失措了。

    汉昭帝艰难的说道:“姊姊,我无事,就是胸口有点疼。”

    许延寿此时则大声冲着已经慌了神的几个小黄门和随侍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请医匠和大将军来此!”

    “快去叫医匠!”那鄂邑盖长公主听到许延寿的话才算是意识到做什么最重要,将汉昭帝抱在怀里,惊惶的喊着。

    黄门、侍郎听命令,赶紧该喊医匠的去喊医匠,该喊大将军的去喊大将军了。

    大将军此时在宫中,听到黄门的报信,扔下手中的奏疏便来到了此处。

    此时医匠也已经来了。

    医匠对汉昭帝把脉一番之后,接着开口道:“陛下乃是心中厥痛之症。待我一番针砭,缓解一下陛下痛苦。”

    接着医匠自医疗包中拿出针砭,对汉昭帝刘弗陵针砭一番。

    果然,能被征辟为宫中医匠手上确实有些绝活,一番针砭之后,汉昭帝紧蹙的眉头竟然缓缓舒展开来。

    见到这情况,众人的脸上舒展了几分。

    许延寿此时竟然对汉昭帝颇有些同情,根据史书记载,刘弗陵是年幼丧父丧母,且其目乃是被其父所杀,结婚之后的妻子刚国门没多久,丈人家便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一辈子没有子嗣不说,还年幼早亡。

    其一生可以称得上命苦了。

    现在,汉昭帝胸口痛,显然便极有可能是汉昭帝当年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了。

    接着医匠又拿起毛笔在纸上开了一副药之后说道:“可照着此方抓一副药,给陛下服下。”

    霍光吩咐下来,令人前去抓药。

    接着他将医匠招到一旁问道:“医匠,此无人,你给我说实话,陛下情况如何?”

    则医匠听此,沉默一下道:“大将军,此病症恐先天胎内之疾病。

    若陛下好生调养,倒也无碍。

    但恐怕操劳日久,便……”

    不吉利的话这家伙没多说,但霍光也算是明白了。

    当时他拍了拍医匠的肩膀道:“医匠,此时还需保密。”

    医匠看着霍光那一双不怒而威的眼睛,吓的直哆嗦道;“小人知道。”

    霍光点了点头道:“下去领赏去吧。”

    “诺!”

    听此,医匠赶紧应了一声。

    待回去之后,医匠熬了药,试药之人喝了之后没什么问题,这才给刘弗陵服下。

    服下药剂之后,刘弗陵明显好转,接着便缓缓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