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大汉都护> 第164章 许广汉出西域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164章 许广汉出西域

    

    许延寿在洋洋洒洒的介绍着西域诸国的情况时候,却没有发现自己大兄许广汉一脸怪异的看着自己。

    待许延寿说完才注意到自己大兄此时脸上的表情。

    他浑身不自在的开口说道:“大兄,为何你如此看着我?”

    许广汉开口道:“延寿,为何你竟然对西域情况如此了解,西域之事恐怕你已经谋划许久了吧?”

    许延寿一阵蛋疼,能不熟悉么,上一世许延寿最常干的两件事一件就是去图书馆、学术网站等等地方找西域的文献,另外一件事就是跟着导师去西域各个地方挖土。

    要是再对西域不了解,这研究生白上了。

    但是这话许延寿就算是给自己大兄说了,恐怕自己大兄也得觉得自己是发癔症了。

    索性许延寿直接承认了:“没错。自从知晓二兄在西域之后我便查阅了西域的相关书籍。

    发现西域确实是一大有可为之地。

    不然我也不会建议大兄你前往西域任职。”

    许广汉一脸‘我果然猜对了’的表情说道:“既然延寿有心在西域发展。为兄我便先替你前往西域探探路把把关。”

    许延寿一脸便秘的说道:“多谢了。”

    经过一番商议,许家算是对许延寿前往西域达成了一致。

    许延寿此时也准备回自己侯府了。

    这段时间,因为要商议金日磾去世之后许家的未来,因此许延寿这边时间一直住在自己大兄家中。

    许久未回自己的侯府了,许延寿准备回去一趟处理一下家事。

    很快,第二日许广汉中垒校尉的任命便下来了。

    收拾了收拾,许广汉便准备出发前往西域了。

    让卜筮之人占卜了一下,十月十五日乃是利于出行的吉日。

    许广汉准备这一日出发。

    出发前一日,家人为许广汉送行。

    宴席之上,许延寿端起酒爵向许广汉道:“大兄此番前去。三弟我祝你军功卓著,飞黄腾达!”

    说完,许延寿一仰头,酒爵之中的酒水一口喝完。

    许广汉一激动也干掉了。

    此时许父也站起来道:“男儿当建功立业,为父支持你!待你封侯之日,家中便告慰祖宗表你功绩!”

    说完许父也闷头将酒爵之中的酒水干了。

    许广汉举着酒爵躬身向许父拜道:“此番前去西域,必不坠我许氏名声。”

    说完再次干掉。

    许夫人此时也起身,幽怨的看着许广汉道:“夫君,妾身不求你立功封侯,愿盼你切莫在西域沉溺于胡姬美色,多想想家中的我和平君。”

    这话说着许广汉头皮发麻,他额头上冷汗直流,一脸苦色说道:“夫人说的哪里话。三千弱水,你夫君我只取你一瓢。

    即便远在西域,我心亦在你处。”

    许夫人听此,羞涩的看了一眼许父和许延寿,嗔怪说道:“尊章和叔叔都还在呢。你说什么荤话呢。”

    许延寿此时像是吃了柠檬一样酸的不行。

    许广汉听了这话,嘿嘿傻笑起来。

    待宴席结束之后,许延寿、许广汉尽皆有些微醺。

    许延寿拉着许广汉道:“大兄。此番前去西域。大兄要时常给我写信。

    一是西域的风土人情大兄要多琢磨多注意。

    二是多注意西域诸国的政治动向,特别注意私通匈奴之国,首鼠两端之国。一定要注意搜集相关情报,从城郭、人口、语言、商业各个领域全部都需要搜集。

    三是……”

    许延寿沉吟了片刻,叹息一声道:“若有机会,万望大兄前往乌孙国拜祭一番细君公主,同时和解忧公主见上一面。”

    乌孙公主刘细君,乃是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

    元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

    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秦琵琶“。

    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也就是前101年,刘细君去世。

    死后,细君公主葬在了西域。

    而解忧公主同样乃是西汉宗室。

    当细君公主去世在乌孙郁郁以终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同一年又将罪臣之后的刘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之孙岑陬为右夫人,妾室,地位在同为妾室的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

    之后解忧公主二嫁又嫁给军须靡的弟弟翁归靡,生有5个子女。

    待翁归靡三嫁给匈奴公主之子泥靡,生了一个儿子。

    当然,此时解忧公主尚未到哪个程度呢,解忧公主现在的丈夫乃是翁归靡。

    泱泱华夏,人伦正道,即便是改嫁一般也是改嫁同辈之人。

    但西域诸国,尽皆狄夷之辈,父死,母改嫁其子,悖逆人伦。

    但大汉一句“从其俗”让这些和亲公主们只能忍受这样的屈辱。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和亲公主们为大汉牺牲了青春、牺牲了名节,付出太多太多了。

    每每思及此,作为一个大汉男儿,许延寿都深感憋屈。

    许广汉看着许延寿如此认真的样子,点头道:“我知道了。”

    许延寿听此,拱手向许广汉拜道:“那就拜托大兄了。”

    思考了一下,许延寿继续说道:“若是可以,大兄也可搜集一下,西域以西的相关资料。当然,尽力而行就够了。”

    许广汉点点头,将此记在心中。

    没在多聊,许广汉明日便走了,许夫人两人恐怕很久都不得见面。

    这时候若是再不给自己大兄和嫂嫂一点私人空间,还算个人么?

    当即许延寿便面带笑意说道:“大兄,嫂嫂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劲了。我就不在这碍眼了。

    平君我帮你们照看着,你和嫂嫂你们二人说说体己话吧。

    我先走了。”

    说完,许延寿走到许夫人面前,双手一边将许夫人怀中的平君接过来,一边念叨着:“来,平君,三叔抱抱你。让你母亲大人和你父亲大人说说体己话,温存温存。”

    许平君咬着手指,倒是很乖,很配合的让许延寿抱着。

    倒是许夫人满脸通红,白了许延寿一眼,这才向许广汉处走去。

    是夜,许广汉和许夫人发生了什么事,具体许延寿也不太清楚。

    反正第二日,许延寿就看着自己大兄脚下有点软,脸颊有点发白。

    自己嫂嫂倒是满面红光挺滋润的。

    终究是要走的。

    许延寿一家将许广汉送至城门外,目送着一队人护卫着持节仗的许延寿向西缓缓行进着。

    一直到地平线再也见不到许广汉他们的队伍之时,许延寿才恋恋不舍的对仍然探着头向西方看去的许父和许夫人说道:“大人、嫂嫂。大兄已经走远了。咱们也回去吧。”

    许夫人叹息点点头,一步三回头的向家中走去。

    西域的谋划也算是开始了一小部分了。

    当然,许广汉前往了西域,许延寿也没闲着。

    纸张的生意一直在稳定上涨,许延寿仍然鼓励众人提质争效。

    纸张的质量此时已经要比官营的纸张质量好了一倍还要多,变得越来越光洁,越来越适合书写。

    但是成本随着许延寿用这个超越这个年代的科学管理理论不断修正大伙儿的动作、并开展计件鼓励制度,不断的降低。

    但是售价,许延寿定下的却比官营的稍稍贵了一点点。

    纵然价格稍贵,纸笺斋的生意在洛阳和长安差不多已经垄断了整个纸张的市场了。

    官营店铺虽然有,但是销量却有些惨淡。

    顺带着,笔、墨、砚、笔架等等各类文房用具,在许延寿的指导之下也上了架。

    可以说纸笺斋是一个吸金神器一点都不夸张。

    这才开了多久,许延寿现金至少已经达到了亿万了。

    但是赚得多,花的也多,许延寿这边还利用了纸笺斋的渠道,甚至专门前去找桑弘羊的渠道,在大汉全国各地搜集各种各样的书籍。

    钱财如流水一般从许延寿手里面过了一下,便又溜走了。

    为此,许延寿还专门建了一个藏书的阁楼。

    并且这阁楼肉眼可见的日益充实。

    前些日子,楮侯钱奉国被少府征辟了,担任了个六百石的小官。

    但是钱奉国这人本人就是商人,一入官府,这家伙哪哪都觉得不适应,索性挂印归家,不干了。

    倒是处理纸笺斋的事情,钱奉国是适应的不得了。

    索性这些事许延寿也没咋操心,具体情况都是钱奉国弄的。

    许延寿自然也乐的清闲。

    至于许延寿,自从之前的郎官考核之后,无论从何种渠道成的郎官,他们现在一点都不敢怠慢,都卯住劲儿干事儿,生怕自己的年末考评弄个下等。

    许延寿倒是也没再多操心。

    此时许延寿已经将重心落在了当年在地震中收养的那群孩子之中了!

    在光禄勋任光禄丞这么久了,许延寿对这群孩子们的情况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所有人《仓颉篇》全部都学会了。

    认字一个个都没问题。

    诗书礼乐易春秋之类的典籍,这群小家伙们也有不少已经接触了。

    至于身手,许延寿更不担心,由羽林卫亲自教导,岂能不行?

    许延寿对这群小家伙的状况非常满意。

    甚至其中有几个天资聪慧的,一些经典典籍甚至都可以背下来了。

    许延寿异常欣慰又这样一群班底。

    当年汉昭帝刘弗陵可是许下金口的,待以后汉昭帝他们训练好之后,让他们一个个的都当将军,带兵打匈奴!

    将军自然得有统帅,由谁率领?

    自然是许延寿咯?

    对于这群班底,许延寿自然十分上心,甚至许延寿都寻思好了,要根据他们的禀赋不同,朝着不同的方向培养:喜欢谋略军事的,许延寿准备将他们向将军方向培养;喜欢数学的,许延寿准备将他们向朝中经济大手培养;喜欢语言的,自然是外交家方向了。刘弗陵兴奋的说道:“许郎中说话可算数?”

    “呵呵,六皇子,我何时说话不算数过。”

    刘弗陵这才兴冲冲的说道:“哼,待我将他们训练好之后,让他们一个个的都当将军,带兵打匈奴!”

    许延寿自然没败刘弗陵的兴致,拱手这才介绍身后的二人道:“六皇子,此二人乃是陛下派给我的教孩子们的羽林郎,这是段彭祖、这个是何忠武。”

    听到许延寿的介绍,两人行了个军礼拜道:“拜见六皇子。”

    显然,对六皇子,两个羽林郎也是挺熟的,毕竟职责便是守护陛下的安全,最近六皇子常在陛下身边,他们两个轮班的时候自然没少见过了。

    而六皇子打量了两人,走到两人身边,抬着头看着站着的两人,道:“我认识你们,父皇殿前你们两个经常站在两边。许郎中给我找的小伙伴们,你们可得好好教,教好了我让陛下封你们当将军。”

    两人莞尔,显然对刘弗陵的话不当真,但是却还是开口说道:“我二人定当听从六皇子令,将孩子们给教好了。”

    “嗯!”刘弗陵听此,才算是满意的点点头,“拜托你们了。”

    此时一个身穿盛装的女子过来了。

    “弗陵,弗陵!在哪里呢?”这女子冲着这边喊道。

    许延寿一看,发现是鄂邑公主。

    自钩弋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已经她在宫中抚养汉昭帝了。

    许延寿也和她接触过几次,但接触不算深,尤其是后来被贬为庶人之后,更是没见过几次面了。

    看到鄂邑公主前来,许延寿赶紧行礼道:“见过盖主。”

    因鄂邑公主的母亲姓盖,因此众人都喊其为盖公主或者加上其分封在了鄂邑,也称为鄂盖主。

    刘弗陵也走到他身边,拉着鄂邑公主的手兴冲冲的喊了一声:“姊姊。”

    鄂邑公主对刘弗陵慈爱的笑了一下,接着对许延寿微微点头。

    许延寿则是礼节十足,但明显疏远的对鄂邑公主说道:“盖主,下走告退。”

    鄂邑公主眉头微微一皱,道:“许郎中何事如此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