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大汉都护> 第20章 此乃儒学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20章 此乃儒学

    

    许延寿听此,有些无奈,但也只能轻轻点头,心中自我安慰道:”应该不是坏事,若真是出了事,依照汉武帝的性格,根本不会给别人开口的机会,直接就诛杀了。既然想和我见面,肯定心存好奇的因素在里面。“

    这么一分析,许延寿的心竟然还真的安定起来。

    没多久,小黄门便领着许延寿来到了汉武帝工作场所。

    “陛下,许延寿已被带到。”小黄门悄无声息的进门,趁着汉武帝处理政务休息的空隙开口说道。

    汉武帝瞥了小黄门一眼说道:“请他进来吧。”

    “诺。”

    小黄门告退,将许延寿带进房间。

    许延寿进入房间,伏地拜道:“黔首许延寿拜见陛下!”

    “抬起头来。”一个苍老中带着威严的声音自许延寿的耳边响起。

    许延寿听此,赶紧抬起头向着声音传来之处望去。

    只见一双充满威严感的眼睛正对上了许延寿看过来的目光。

    许延寿看到了一个身穿黑色华服的,须发斑白,皱纹密布的男子跪坐在案前,胡须茂密,而鼻梁高挺的脸上透漏着上位者威严。

    “这就是被《汉书》称赞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今天竟然见到活的了!”许延寿心中胡乱的想着。

    而汉武帝也惊异于此时许延寿小小年纪面见自己而面不改色。

    汉武帝开口道:“你就是许延寿?”

    许延寿点点头:“黔首许延寿。”

    此时两人沉默起来,片刻之后汉武帝才语气透漏着伤感开口道:“说来,我还得感谢你。进儿尸首多亏你收敛。”

    许延寿赶紧道:“此黔首本分之所为。”

    汉武帝微微颔首,道:“此前廷尉右监丙吉向我说过你虽年幼,却聪慧异常,做事颇有章法。

    我尚且心存怀疑。

    百闻不如一见,如今见你,方知丙吉并未夸张。”

    “黔首不敢。”许延寿赶紧再次拜道。

    汉武帝手一招道:“此虚礼不必如此。坐吧。”

    “谢陛下。”此时许延寿就遵循一个原则,汉武帝让干啥,他就干啥,他赶紧坐在了一旁案前的锦墩之上。

    汉武帝继续说道:“见你之前,我派绣衣使者查过你,发现你最近在和一个不入流的贾人搞了一个什么太师椅。此乃何物?”

    “陛下,太师椅乃是新式坐具。此前跽坐,若时间稍长,我觉得腿脚麻痹,不甚适应。便想着能否有一工具可避免长时间跽坐。后感觉箕踞而坐也不甚雅观,思量至此,便发明了太师椅,以便垂足而坐。

    后家人反应,也颇为方便,故我便和一贾人合作,准备赚些钱财,补贴家用。”

    “哦?”汉武帝听此竟然深表同感,随着年岁增大,有时也感觉跪坐时间长了不太舒服,竟然对许延寿描述之物有几分感兴趣,“此物可已有成品?”

    许延寿听此,心中一动:“这可是活广告啊!”

    他赶紧说道:“已经做出一批,黔首回去便给陛下送上一批。”

    汉武帝点点头:“你有心了。”

    “不敢。”

    接着汉武帝又问道:“我还听闻,经你指点,木匠效率提升数倍,确有此事?”

    许延寿点点头:“陛下,确有此事!”

    “哦?你怎么做到的?”汉武帝对许延寿的兴趣更浓了。

    “陛下,我通过观察发现,我自人市购买的几个木匠工作效率又快有慢。我便思考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

    经过观察,我发现效率较高的有些动作较少,而效率低的有些动作较多。经过分析之后,我发现部分动作可不必进行。

    除此之外,我还观察众人的工作时长,发现几乎所有木匠在工作一个时辰之后,效率明显降低。但休息一刻钟后便恢复之前的效率,我便要求他们工作一个时辰便休息一刻钟。

    另外我还发现工具不同也影响了效率。

    将众多因素总结起来,提供给众人效率最高的工具,要求众人按照最高效的动作开展工作,最后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进行工作,几日之后,便发现效率果然提升不少。

    我自觉此法可推而广之,便将总结记录起来。《礼记·大学》中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故,取名借格物之名,将记录取名为《格物管理学》。”

    汉武帝听此,敏锐的察觉到若是许延寿所言,推而广之,用在兵器、盔甲制作上,那武器制作的效率将提升数倍,对外作战那将会面对多么巨大的优势!

    “既已成书,书在何处,我派人去取。”汉武帝兴趣浓厚的说道。

    许延寿老实的给汉武帝说了书在何处,汉武帝让小黄门骑马去取来。

    没多久,小黄门抱着竹简回来。

    汉武帝迫不及待的看去,待看完,颇为惊异的看了许延寿一眼,道:“你颇有想法,仅凭此书,便足以开宗立派,称其为道了。”

    许延寿听此,心中激动,赶紧低头说道:“黔首不敢!此道接近墨家天志1小道,非儒家正道,不足称道。”

    汉武帝听此,寻思一下,皱眉说道:“莫要妄自菲薄,格物乃《礼记》之言,董仲舒《春秋繁露》亦有天志之言。此非墨家小道,乃是儒学大道!可谓格物之道。”

    “谢陛下!”许延寿听此,喜出望外,皇帝此言一出,算是盖棺定论,定下许延寿著书乃是儒家之言,并非百家之语。

    这非常重要,要知道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只有儒学才是正道,其他百家虽然不至于绝迹,但官面地位却已经丧失了。

    而既然汉武帝说许延寿此言语内容已经是儒学,那么就算未来有争议,那也是儒家学派内部之事,起码不会被人攻击为歪门邪道了。

    汉武帝呵呵一笑,岂能不知许延寿所想。

    但紧接着,看向许延寿那年仅六七岁的脸庞,倏然一惊,心中遗憾的想着:“这许延寿小小年纪,便有开宗立派之作,可谓妖孽!可惜吾已年老力衰,他尚年幼,不能为我所用!可惜,可惜。”

    接着此时汉武帝眼中闪过了刘弗陵的样子,心中宽慰着:“也罢,吾儿尚也年幼,待吾儿亲政,这许延寿也正好成年,可以为吾儿一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