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都市言情>都市最强修仙> 第一百二十八章筑基中期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一百二十八章筑基中期

    

    夜凉如水,圆月当空。

    陈羽盘膝坐在月曜聚灵阵中,整个身体仿佛是一个黑洞,疯狂的吸纳着周围涌来的灵气。

    如果此时有哪个修仙高手飞临七曜峰的上空,就能清楚的看到,此时的七曜峰上,七座聚灵阵虚浮在半空之中,将周围天地间的灵气全部都吸附过来,最后汇集到陈羽身上。

    七座聚灵阵中,七件形态各异的法器不时因为灵气激荡而发出欢快的“嗡”鸣声,和大阵当中的陈羽相互呼应。

    无数的天地灵气在威力巨大的聚灵大阵的引导之下,全都有条不紊的向着陈羽涌去,最后变成七种颜色不同的灵力,迅速涌进陈羽体内。

    此时的陈羽心境空明,缓缓的运起七曜上古诀,将七种属性的灵气不断的用相应的法决,搬运到体内的丹田之中,再一步步的行程灵气。

    灵气在丹田之中不停旋转,慢慢的积聚的犹如密云欲雨一般,最后更是慢慢的转变成一滴浓郁之极的灵液。

    随后,是第二滴,第三滴……

    这一滴又一滴的灵液慢慢汇集,将丹田之中的灵海一步步的扩大,形成一个广阔大湖。

    陈羽长吁一口气,心中的喜气雀跃无比。

    结束了三省地下擂台赛只会,陈羽回到七曜峰,经过七天的闭关,不但巩固了筑基期的修为,更是凭借着前世丰富的修炼经验,一举突破筑基初期,达到了筑基中期的修为。

    之后只要按部就班,勤练不辍,陈羽估计自己三个月之内,就能够在七曜聚灵大阵变态的吸取灵气的能力之下,将丹田内的灵海从一座大湖扩展到一片汪洋,达到筑基后期。

    而达到筑基后期之后,要做的则是在无限汪洋之中,从无穷无尽的灵力之中,抽取一丝丝的真灵之力,再用这些真灵之力,韵育出一颗真灵之珠。

    这真灵之珠乃是日后结丹的基础,有一个名目唤做“假丹”,等这假丹将无尽灵海之中的真灵汲取完成之后,就会犹如旭日东升一般跃出海面,成就真丹,也就是达成结丹期修为。

    陈羽掐指一算,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毕竟有着前世修炼五百多年的经历,修为的增长都是一片坦途,除了最后结成金丹的时候有些瓶颈,其他的时候都没什么问题。

    只是现在,他一时间竟然无法平息内心的躁动,尤其是从戒嗔和尚手里换来了那一对水火灵珠之后。

    由此可见,他的心性修为的确隐患不小,这也不奇怪他之前会被沧浪子偷袭,身陨道消,若不是重生在少年陈羽身上,直接就万事皆休了。

    只不过修炼大道,原本就是逆天改命,与天道争夺那一丝的成神成圣的契机,陈羽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也就没有回避的打算,而是决定迎难而上。

    下了决定之后,陈羽花了一天的时间处理琐事,除了父母和顾南,他还抽时间去橙洋大学与叶柔清一起吃了个饭。

    再次出发,陈羽带上了许晴和清笃。

    带上许晴,自然是因为要带在身边随时调教。陈羽已经开始慢慢的向许晴传授一些炼器的常识。

    正如他自己所预料的那样,许晴见识过陈羽炼制的紫蜈甲的超强防御,以及蜈足弩那犀利的杀伤,对于可以不依靠修炼就提升实力的炼器之术果然兴趣大增。

    一个星期的时间,她就已经把材料的物性以及搭配这些基础知识记的差不多了。

    虽然对于这点陈羽早有所料,但心下还是十分的满意和欣慰,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去,只要许晴肯下苦功,成为一名出色的炼器修士指日可待。

    更何况陈羽从凡俗而至仙界,经历繁多,见识广阔,知道修仙界甚至有以炼器入道的高人大能,光是陈羽知道的此类功法就有两种。

    到时候等许晴这丫头筑基成功了,再传给她让她兼修炼器之道,未尝不能另外闯出一条修仙大道出来。

    而带上清笃,则是为了清笃所说的,八卦藏龙盒的来历问题。

    见识过陈羽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之后,清笃算是彻底的归心了,说是死心塌地可能有点不够,但是俯首帖耳却一点都不夸张。

    陈羽也是算准了这一点,这才带着清笃出门。要找按图索骥找到八卦藏龙盒的线索,少不得要靠清笃带着,先找到安南的那个珠宝商。

    清笃行走江湖多年,四处招摇撞骗,本来就是个眉眼通透的人物,一见陈羽带着他,直接买的就是去安南的机票,哪还不知道陈羽想干什么?

    三人坐在飞机的头等舱内,清笃就开始细细的讲述他得到八卦藏龙盒的经过。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清笃在江湖之中晃荡的时间还短,经验不足,一不小心就砸了招牌,骗人被人抓住了痛脚,慌不迭的往外面躲。

    机缘巧合之下,清笃跟随一个“朋友”来到了安南。

    安南地处华夏南方,气候炎热,却极为适合草木生长。除了闻名于世的粮食与水果之外,安南更有各种异于中原的药材出产。

    特别是已经在华夏地区绝迹的犀角,象牙以及虎骨之类的,更是有价无市。

    因此每年从华夏前往安南求药之人,络绎不绝。

    清笃跟随的就是这么一个朋友,只不过这人表面是以“求药”为幌子,其实却是个摸金校尉的徒子徒孙。

    从古至今,安南都是华夏藩属,有些时候甚至就是华夏边疆,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以至于古时候,很有些在中原无法立足之人,都是潜往此地避祸,甚至是隐世不出。

    清笃的这个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安南某地有一个大墓,葬着就是这么一位来自华夏中原的隐者。

    这位隐者生前乃是以为武道之中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之所以避往安南,恰恰是因为在中原地区巧取豪夺了某样了不起的宝物。

    只可惜,这位大人物至死都没能参透宝物中的奥秘,最后竟然客死异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