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帝国太师> 第68章 南北榜(下)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68章 南北榜(下)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礼部大堂,面对驸马都尉梅殷的质询,刘三吾﹑白信蹈说了句“驸马,稍安勿躁”后,即令人调来了陈?、尹昌隆、刘仕谔等二十多人的试卷。

    随意抽出五份试卷,梅殷就毫不加以颜色地审阅起来。

    看到梅殷看完,又抽出一份试卷审阅。一直跪着的刘三吾与白信蹈,有些意味地相互对视了一下。

    驸马都尉是在侯爵之下、伯爵之上,超越官品的贵人。刘三吾与白信蹈,此时跪着回梅殷的话,理所当然。

    看到这份试卷的文笔、见解,亦如之前审阅的试卷那样,超过自己的弟子。梅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没继续再审阅了。

    见驸马停止审阅,白信蹈说道:“下官最近才知道驸马的弟子,参加了此次会试”。

    原本就想找台阶下的梅殷,此刻更是有了“不知者不罪”之想,他感慨地道:“之前我不直接举荐弟子为官,是存了份对其考量的心。”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今天算又长了见识”。请刘三吾﹑白信蹈起来后,梅殷带着歉意地笑道。

    梅殷之妻宁国公主,是嫡长女。从生下来那刻,公主就得皇上、晋王、燕王、周王的喜爱。

    再加上公主遗传到了她父母的基因。所以,公主平日里的为人,说骄横跋扈可能有些过。但在王公大臣中,谁都知道,这位公主是一个习惯自己说了算的人物。

    关于梅殷,刘三吾与白信蹈从不认为他,有过人的办事能力。如他若有处理政务的能力的话,就凭着梅殷是皇上爱女的丈夫,皇上怎么可能在任命梅殷为山东学政后,再也不授他实职?

    不过梅殷很得女性喜欢,就连向来习惯自己说了算的宁国公主,也对他言听计从。即便梅殷与一位姓顾的女秀才的绯闻,被传得沸沸扬扬之际,宁国公主还仍对梅殷言听计从。

    曾有一位好事者,问与驸马打过交道的名妓,怎么看驸马?名妓在好事者再三追问下,才说驸马不但有一种迷人的气质,而且让人忍不住想要保护他。

    不少人对名妓此言,都是不信而一笑了之,但白信蹈信名妓这话。有些男人的渣,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但偏偏就有女人愿意飞蛾扑火。

    白信蹈将公主与驸马之事,也归纳为他虽然理解不了,但却现实存在之事。

    得向他们并看不起的梅殷,跪着回话,刘三吾与白信蹈心里憋屈。但在这名利场混,他们明白,得遵守名利场的规矩。换而言之就是无论多大的憋屈,他们都得咬碎吞到肚中。

    喝了口茶,刘三吾就之前驸马所说的“人外有人……”之话,回道:“在考场,不少士子会因为压力,而发挥失常。想必三年后,驸马的弟子能因现在这经历,而在下期科举中名列三甲”。

    刘三吾这话,是许诺?还是实话实说?梅殷一时猜不出来。

    但刘三吾与白信蹈给足了自己面子,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随后的梅殷自然也就和颜悦色起来。

    回到家中,听到宫女说公主正欲去皇宫找陛下,说韩克忠之事,梅殷急忙来到公主寝室。

    听驸马说完这事的来龙去脉,公主先是微微叹道:“梅郎啊,咱们的弟子连春榜的六十一名的名单都进不了,父皇会怎么看你之前在山东当学政之事”?

    “听下人说,此次进入春榜之人都是南方士子,没有一个北方士子。若真是这样,你不觉得奇怪吗”?公主再次提醒。

    看到驸马俊秀的脸,此刻满是茫然,公主又道:“今儿个不少北方士子,去找了在京的韩王、安王、鲁王、燕王世子,请求亲王、世子为他们藩地的士子做主。”

    “你也知道咱朱家这些皇子皇孙,没一个是能吃亏之人。他们已经在着手调查此事,若他们查出些你没有看到东西,是要出大事的”。公主接着说道。

    见驸马仍不明就里,公主只得直接问道:“今晚你看了几份卷子?”

    “他们给你拿来了多少卷子”?公主随后又追问道。

    知道公主不会害他,梅殷实话实说地道:“他们给我拿来了大概二十多份卷子,我抽查了六份试卷”。

    原本想进宫为丈夫叫屈的公主,听到丈夫只看到了三分之一的卷子,就认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后,公主觉得父皇让驸马挂虚职确实没委屈他。

    若让驸马担任实职,一旦驸马被人糊弄当了枪使,父皇可不会因为驸马是自己的丈夫,就网开一面。

    同母妹妹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此刻就待在诏狱。想到这,公主进宫的心思,才消失。

    “我不是要赶守信走,鲁王的藩地在兖州。别看肇煇现在年龄小,他可机灵着勒。肇煇之后肯定会去找守信,来落实此事。这种太孙与亲王们较量之事,咱们就别掺和了”。公主的语气带着命令的口吻。

    看到丈夫一脸委屈,如同稚童一般,公主身上的母性让她再次心软了,她解释地道:“南方是赋税之地,没多少藩王。若太孙想借南方士子,来拉拢南方士绅,在将来成为他的统治基础是很有可能的。”

    “刘三吾、白信蹈都是太孙之人。”公主最后如是道。

    梅殷是个知道水浅水深之人,他明白这些皇子皇孙在皇上的教导下,是否个个都有成才,是有些说不准。但这些皇子皇孙的好勇斗狠的基因,无一不被圣上的言传身教给激发出来。

    若太孙真有拿亲王们藩地的士子前程,来讨好南方士绅,就是动了亲王们的奶酪。他们本来就不服未建一功,既不是长孙,也不是嫡孙的朱允炆当太孙。

    梅殷明白此事若是真,亲王们丝毫不会畏惧与太孙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想到以往斗争的刀光剑影与尸骸成山,吓得后背直流汗的梅殷终于听明白妻子的意思。

    当确认春榜六十一人中,没有一个是北方士子之时,梅殷就闭门不在外出。他知道之后的事,不是他一个驸马能去参与其中的。

    没过多久,会试落第的北方士子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士子。圣上命东宫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复阅落第试卷。

    然而复核的结论,再次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菲,并有犯禁忌之语。以考生水平判断,所录取的六十一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哗然。不但落榜的北方士子们部接受这复核,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是纷纷抨击其中有鬼,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

    其中还有人进宫面圣,弹劾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此人之所以能进宫面圣,因为他是鲁王朱肇煇,朱元璋的亲孙子。

    朱肇煇之父朱檀就藩兖州后,因乱服丹药而中毒身亡,虽被朱元璋谥为“荒”,但朱元璋对这自幼丧父的亲孙子朱肇煇反而多了些怜惜。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朱檀之所以荒唐,是随了他母妃郭家的种,可朱肇煇却随了他老朱家的种。

    既然随了他老朱家的种,那朱肇煇就自然只能贤明聪慧了。

    参完东宫官员后,朱肇煇见皇祖父一直在沉默,他又奏道:“孙儿一直在京师,但对皇祖父给孙儿的藩地兖州一直在关注。兖州士子韩克忠在当地颇有才名,所以孙儿藩地的人,才进京求孙儿做主”。

    “若韩克忠的水平在这六十一人之下,孙臣自然无话可说。但是孙臣看到韩克忠这默写的试卷后,觉得并不亚于春榜中等、下等的试卷。孙儿若不能为藩地臣民说公道话,将来有何脸面去兖州就藩”。看到皇祖看向自己,朱肇煇毫无惧色地接着道。

    孙儿是鲁王,鲁地的臣民找他来做主,合情合理。而且若孙儿不能为兖州士子主持公道,将来孙儿回兖州,也确实没有威信可言。

    想到这,朱元璋沉声地道:“肇煇,将你身上带着的卷子呈上来”。

    朱肇煇一把推开来接他刚掏出卷子的宦官,大概是因为不放心,他直接将卷子送到他皇祖父的御书案。

    对立于他身边的孙儿点了点头,朱元璋便审阅韩克忠的试卷来。

    看到皇祖的脸越来越黑,心中燃起胜利感的朱肇煇知道这事成了。

    看完,朱元璋一脸铁青地向朱肇煇问道:“你能担保这卷子是真的”?

    朱肇煇知道自己此时不能犹豫,他果断地道:“一字不差,孙臣没有把握。但孙臣敢为这卷子的大体,做担保”。

    “好,肇煇做得很好”。说完,皇上脸上的杀意越来越浓。

    稍一思虑,朱元璋向提督太监令道:“着赛哈智严查此案”。

    不日,领衔复核试卷的东宫侍读张信,被处于千刀万剐之刑。刘三吾与白信蹈等人,全被流放至西北苦寒之地。

    再接着春榜六十一人的南方士子成绩全部作废,取而代之的是全部是北方士子的夏榜,而韩克忠被皇上亲点为南北榜的状元。

    南北榜的余波仍再继续,赛哈智还有着为财政开源的差使。

    南北榜里面亲王、文官、士子们的社会关系,全部出自《明太祖实录》。顾姓女秀才,出自《明太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