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顶点小说网,读书愉快,有事请随时给管理员留言

手机阅读 | 免费注册 | 用户登陆 | 忘记密码

首页>历史军事>帝国太师> 第81章 序幕

上一章 | 作品目录 | 下一章 | 报错求片

背景色: 字体: [ ]

第81章 序幕

    “帝国太师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1399年阴历七月五日,烈日当空的开阔草原上,由漠北和林而来的北元国公赵脱列干(贺宗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喇帖木儿以及他们所率五万部众,远远地看到了张辅所领的大军。

    尽管隔着不断地距离,但沙场老将贺宗哲能通过张辅所率军团,列阵环环相扣以及他们所散发出的冷峻杀意,而判断到这支年轻军队不可小视。

    通过赛哈智之前的告知,再通过此刻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之气,贺宗哲虽确定张辅刚才确实经历过一次战事,但他更断定张辅在战后不做休整,率军列阵前来,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贺宗哲在马上,思索该如何应对之时,他耳中传来一阵渐行渐近的马蹄声。

    顺马蹄声一看,贺宗哲发现是穿着满是血迹白袍的张辅,正骑着一匹黑得发亮的西域马,向自己飞速奔来。

    在大约离贺宗哲五十余步之时,张辅一个向右横移,将马急停下来。

    张辅飞身下马,先是抚慰一下战马,他便不慌不忙地从马包里取出敕令。

    看到张辅拿出一件黄色的物品出来,就看向他们,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喇帖木儿一猜到张辅手中拿着的是圣旨,在对视一眼后,他俩便分别翻身下马。

    看到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喇帖木儿下马后,就看着自己。贺宗哲下马后,便率先向张辅走去。

    见有些不安的贺宗哲、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喇帖木儿跪下,张辅肃然念道:“敕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喇帖木儿,立即赶往北平”……

    念完敕令,请贺宗哲、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喇帖木儿起身,将敕令双手递呈于贺宗哲后,张辅便向三人恭敬地行了一个晚辈礼。

    这世上只有陛下与皇太子才能发布敕令,敕令就是圣旨这道理,贺宗哲、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喇帖木儿这三人,自然能明白。

    微笑地让张辅起身,令赵灰邻帖木儿将敕令收好后,两鬓已有白发的贺宗哲问道:“皇太子现在在开平”?

    张辅将快要脱口而出的“世子正在开平”这话咽下后,微微点头。

    少年时期的张辅,虽不如现在这般高大魁梧。但无论是少年时期、还是此时的青年时期,张辅的眼神始终如鹰一般锐利。这不仅给人一种很强的辨识度,还给予人一种与张辅说话,最好长话短说之感。

    所以本身也不想浪费时间的贺宗哲,在张辅这一点头,得到他想要的信息后,他便转而问道:“文弼,到了北平,我们该注意什么”?

    听到贺宗哲称自己为文弼,张辅先是一怔,猜到应该是赛哈智说了“文弼”这字,源于殿下所赐后,张辅言道:“不要主动去提先帝,为何让皇太孙继位;更不要提至尊去年奉诏去京师,却半道而返之事”。

    又思量了一会,张辅坦诚地接着说:“其余没什么好忌讳的”。

    贺宗哲、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喇帖木儿在和林,也听赛哈智说过燕王进京,被矫旨骗回之事。深知但凡争强好胜、自诩聪明之人,最忌讳谈他之前曾有过上当受骗的他们,皆微微点头。

    看到赛哈智领着贺宗哲他们,向兴和的方向而去。王友策马过来,便向张辅问道:“贺将军为何不先去开平觐见世子,顺便休整一天”?

    张辅摇着头地道:“未觐见至尊之前,先去觐见世子的话,对世子与贺将军他们都不是好事”。

    见王友一知半解地点头,张辅接着说:“战后,你若没有归农之心,得用心去读些史书。军国大事并非只是在沙场搏杀,若不懂政治,就可能走入绝境而不自知”。

    “好。战后,定找个秀才来给我说史。”见张辅点头,王友不解地问道:归农之心,是什么意思”?

    “就是去过农耕的生活”。说完这话,有些不堪重负的张辅,他眼神中生出向往之色。

    王友能理解张辅眼中的向往,作为中军主将的他,肩负的压力并不比张辅小很多。

    这时,王友前所未有地叹道:“现在军中每个人都深陷此险境之中,军士们都有如履薄冰之感”。

    之前一直将精力用于与朱忠野战,不久前又将精力放到迎接贺宗哲他们之上,当张辅听到向来悍勇的王友在此刻说出这话,才意识到军士们此时心态已经极度紧绷,他不由地有些后背发凉。

    出身于将门的张辅,知道营啸(指部队夜晚留营时,在没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全体官兵盲目紧急集合的一种反常行动。)之所以发生,最大的原因就是精神极度紧绷。

    “吩咐下去,待会我讲一句,卫指挥使传给千户,千户传给百户,百户传给他的每一个军士”。张辅立即对王友令道。

    “喏”见张辅脸色严峻,王友立即就策马去执行张辅的军令。

    没多久,张辅便神态威严地面对着他麾下的千军万马,张辅充满中气地道:“先帝曾经说过前朝之所以覆灭,是由于儒以文乱法而导致国法形同虚设,最终让那些官绅们得以,将他们贪婪的手伸向平民”。

    唐太宗曾讲过:“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前朝任由官绅欺凌百姓,才让先帝一呼百应。最终让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元帝国,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此时建文重用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他刚一上任就违背先帝制定的官制,将六部尚书从正二品提升到正一品。这不仅仅是违背祖制,这与元顺帝一朝就举办前朝一半以上的科举,是一脉相承的”。

    看到前面的将官传完话,脸色却挂着有些不理解,张辅解释地道:“建文与顺帝的所为,实际就是重用儒臣。皇帝一旦重用儒臣,靠边站的武将,还会为让自己靠边站的皇帝去卖命吗”。

    看到将官一脸恍然大悟,待他们传完话后,张辅继续大声言道:“也就是说,我们将来要面对是让建文让他们靠边站,心有不满的敌人。大家都是军中老卒,你们说说我们的胜算大不大”?

    当听到军士们充满中气地齐声答“大”后,张辅继续言道:“先帝当时也只是占据吴地一隅,最终统一天下靠得是将士用命。而燕王也用两次北征的大胜,证明了自己与先帝一样具备同样的能力”。

    “既然今天,燕王所面临的局势与先帝之前面对的局势,如此类似。难道上一代军士能做到的事情,轮到我们这些军士身上,就做不到了吗?”

    “难道我们就不能如上一代将士那样去抓住机遇,最终成为与国同运的公侯伯世家吗”?张辅大声地问道。

    发现前面将官传完后,眼神出现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后,张辅继续言道:“大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咱们虽然年轻,但我一直认为大家是这个时代最精锐的军人。我也毫不怀疑咱们的‘五军营’,将是华夏史上鼎鼎有名的野战军团”。

    “大家是否有信心与天纵英明的燕王,一起去建功立业?继而将大明的军威,威慑海外?最后让自己的名字留在青史,向后世之人知道他们的祖辈,是响当当的爷们”?

    “好”,待五军营将士那如同排山倒海的答复后,张辅抽出弯刀,举向苍穹,他大声地吼道:“燕王万岁!主上万岁”!

    转瞬之间,“燕王万岁!主上万岁!”的声音便响彻于天际。

    张辅并非不知他说这话,对他的将来未必是好事,但张辅更怕军士们因紧绷的心态而失控。在行军作战之时,对于张辅来说,军心的稳定与否远比个人将来的荣辱重要。

    事后,五军营的将士们才知道,在同一天,燕王不但在北平正式起兵,而且当天就肃清了在北平府之敌。

    长达四年的内战,亦在今天,正式拉开序幕。